[高二理化生]高二物理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昆明一中
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物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力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有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的作用后 (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2.如图所示,,将一球形物体夹在竖直墙AC与木板BC之间,已
知各接触面均光滑,将球对墙的压力用N1表示,球对木板的压
力用N2表示,现将木板以C端为轴缓慢地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
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N1和N2都增大 B.N1和N2都减小
C.N1增大,N2减小 D.N1减小,N2增大
3.如图所示,小船用绳索拉向岸边,设船在水中运动对所受水的阻力不变,那么小船在匀逮靠岸过程中,下面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绳子的拉力F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F不变
C.船所受的浮力不断减小
D.船所受的浮力不断增大
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l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l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l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5.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它在某段时间内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6.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O),用.tl、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 则 ( )
A. B.
C. D.
7.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0,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和环对杆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是 ( )
A.f不变,N不变
B.f增大,N不变
C.f增大,N减小
D.f不变,N减小
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
A.0.25m/s,向左; B.0.25m/s,向右;
C.1m/s,向右: D.1m/s,向左;
9.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互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远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和F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
A. B.
C. D.
10.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
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
/s2,则物体在t=0到t=1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 )
A.18m B.198m C.72m D.
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4分,共20分。
11.某同学用一把游标卡尺上有50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由于被遮挡,只能看见游标的后半部分,如图所示,该摆球的直径为多少 mm:
12.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
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
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