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pdf

发布:2017-09-13约6.43万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研究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影 响因素可以揭示提高企业价值的途径,对增强我国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 业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本人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对企业价值有重要影响, 并从价值管理和企业内在价值计量模型两个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恰逢 2008 年 6 月 28 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 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 2009 年 7 月 1 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该 基本规范,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这一规范的颁布必将对企业 内部控制建设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本文就是以内部控制 基本规范的颁布为背景,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对内部控制与企 业价值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国内外关于企业价值及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研 究文献很多,如研究财务指标、股权结构、治理机制等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但 是国内外专门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规范研究文献较少,研究二者关 系的实证研究文献更为缺乏。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的内部控制五 要素,选取了 19 个从不同方面反映内部控制水平的子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 重新构建了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ICI ),以此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 所选的 19 个子指标为: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国 有股还是非国有股、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董事长或副董事长是否 兼任总经理、高管人员是否持有本企业股份、是否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财务报 表的审计报告类型、是否有受到中国证监会稽查或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通报 批评或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情形之一、年报中是否有风险提示及对策措施、 企业各项计提的政策符合度、董事会日常工作中关于避免风险的活动安排、企 业是否有绩效评价制度、独立董事参加会议的情况、年度董事会会议情况、企 业是否有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管理办法或与股东的沟通)、公司治理专项活 动的开展情况、是否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机构的 核实评价意见、监事会对该年度内有关事项的独立意见。本文在 2007 年沪市制 造业类上市公司中随机选取了 50 家仅在A 股上市且年报资料齐全的非*ST 公司 1 为样本,其中有 30 家为 2001 年以前上市。实证研究第一部分计算各公司 2000 年和 2007 年的 ICI 值,利用 SPSS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各年的 ICI 的均 值可以得出结论:2007 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相比 2000 年即内部会计控 制规范颁布以前有较大提高。同时分析各子指标的变化情况,揭示出 ICI 值提 高的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水平、企业文化建设、风险重视、控制 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管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对子指标的分析有利于我国上 市公司总结内部控制水平提高的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文章实证研究第二部分关注 50 家样本公司 2007 年的企业价值与 ICI 的关 系。企业价值用托宾 Q 值计算。文章参考以往研究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文献, 选取一些关键的财务及非财务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 归分析。所选取的指标有以下 11 个:是否海外上市、上市时间长短、资产规模、 增长速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基本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市 净率、非流通股比例以及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对 Q 与以上 11 个指标、ICI 与其余 10 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说明。相关性的结果显 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有正相关性。对不含 ICI 的 10 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总结 出四个解释企业价值的因子,以因子为自变量,Q 为因变量构造多元线性回归 模型并进行回归。然后加入 ICI 后对 11 个变量再次进行了因子分析并对总结出 的四个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次回归模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 力,得出结论是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相对于其它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对企业 价值有增量信息解释力,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则企业价值也越高。 结合研究结论和实际情况,文章认为可以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