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2012年6月修订)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学生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综合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为切实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的基本要求和近年来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细则。
第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实战练兵。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本科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也将培养勤奋刻苦、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
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时,应严格要求,耐心指导,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该环节的各项任务,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第二条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及要求
1、课题申报与审核:鼓励老师申报课题,以满足学生选题要求。 课题应与科研、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要求,课题要求应具体,目标应明确,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及系统性,课题的份量及难度应恰当,避免太大或太小,课题安排应使中等水平的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如期完成。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对少数优秀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保证质量,各系(中心)应严格把好审题关,通过组织有经验的老师一起审题,坚决杜绝内容重复、简单,方案不合理的课题。
课题任务书中必须明确中期要达到什么目标,作为中期检查依据。
2、课题要求:近三年理论研究型课题或内容的重复率≤10%,工程设计型课题或内容的重复率≤20%;结合科学研究(含教师科研项目)、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的课题总数应≥80%;工程类专业应有设计和研究两方面的课题,且工程设计型课题应≥80%,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0万字或相当1.0万字篇幅的内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5万字或相当1.5万字篇幅的内容。
3、选题要求:毕业设计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毕业设计的确需要团队合作方能完成的,可由多人进行共同研究,但每项最多不超过3人,需多人合作完成的选题,必须明确每名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并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学生自行要求的设计(论文)课题,按学院“学生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办理,由学院教学分管领导审定批准。
课题分配采用“师生双向选择适当调整”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要求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中级(硕士)及以上职称,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需提出申请,填写《教师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凡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的教师,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应以严谨治学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做好指导工作,不仅要负责业务指导,注重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应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在课题选定后,指导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见面,下达课题任务书,提出要求,明确目标,并依据进度安排下列具体指导工作:
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检索、分析中外文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
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网络)考核、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防止成果抄袭或外文翻译译文与原文内容不符等情况发生,耐心指导、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指导时间应根据课题内容、工作量、进度及学生的需要而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各个环节要有跟踪指导、检查及记录;
指导教师应加强过程管理,对开题、外文翻译、设计(研究)过程、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初稿(中期报告)撰写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检查工作,检查结果(评语)应填写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控制表》的相应栏目中;
认真做好设计(论文)的撰写指导工作,说明书(或论文)的撰写应符合规范,条理清晰,有系统性,逻辑性强,总结具体。说明书(或论文)严禁抄袭剽窃,特别应杜绝学生照搬往届学生成果。
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学习态度和设计(论文)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给出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建议成绩(占40%),写出评语,并作为答辩小组的成员参加毕业答辩。
第四条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应服从指导教师安排,遵循指导教师的指导,充分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求,独立思考,勤于实践,努力创新,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最后提交毕业设计成果说明书(论文),做好答辩准备,参加毕业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