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分级分散的国库收付制度,即按照
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方式进行管理,具有财政资金管理分散,重
复和分散设置多头账户、财政资金层层经收并逐层上解、财政资金支付清算环
节多的特点。分级分散的国库收付制度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发挥过非常重
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包括财政监督乏力、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财政资金活
动透明度不高,预算约束软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政资金运行的信息
反馈不畅,诱发财政信用急剧膨胀和商业银行间盲目的拉储蓄竞争,致使财政
性存款大幅下降,进而财政库款急剧滑坡。
新的经济体制下,为什么旧的国库收付方式出现如此多的弊端呢?原因在
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商业金融机构实行企业化经营,
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降低成本筹措信贷资金,于是想尽办法吸纳财政性存款,
转移财政性资金,在办理国库业务时,尽量占款、压款,并使财政部门、预算
单位多头开户。同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也不愿意象计划经济时代让商业银
行无偿占用资金,而尽量去寻求本部门利益。因此,在新形势下,这种分级分
散国库收付制度出现了上述问题。
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支管理的有效制度和方法,近年来,
中央和地方都对原有的国库收付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试点工作。改革的方
式主要有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总
体来讲,一些小型城市和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结构比较简单,一般采取会计集
中核算制度;大中型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较为复杂,一般采取国库集中支
付;北京、上海等综合实力较为雄厚的城市,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同时推进收
入收缴制度改革。中央和各地方进行的国库收付制度改革,在预防腐败,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各地情况比较复杂,难以确定
统一的改革模式,在改革试点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各种配套改革
不衔接等现象,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目前开展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研究
和分析,借鉴国外经验,从理论和实践出发,阐述未来国库收付制度的方向和
目标,希望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帮助正确选择更适合本地区的国库
收付制度,排除国库收付制度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不断完善国库收
付制度,以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帮助政府集中有限财
1
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为此,本文主要针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含义、基本
特征、运作模式、改革现状和运作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两种制度进行
比较,揭示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和改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本文通过两种制度的比较,着重阐述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本身的科学
性、实践操作过程中实用性、实施范围上的广泛性及适用性。
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真正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
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体制,是未来我国国库收付制
度改革的方向。只有这样,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才能到位。但究竟应
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选择哪种模式,才能达到积极稳妥地实现会计集中核算
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转轨呢?当前,各地方的做法不尽相同。本文认为,对
于已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地区,这种转轨并不是简单摒弃或收吸,要依据本
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寻找一种扬长避短的方式,既能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优
势,又能抑制其缺陷,同时又能节约大量的人、财、物的成本。因此,会计集
中核算制度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机融合逐步过渡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应该是
一条较好的途径。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融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现实基础,根据
我国各地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际情况,按照“节约办一切”的原则,
科学有效的设计两种制度融合的改革方案,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向国库集中
收付制度逐步融合。
尽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具有其理论上科学性和实践上的适用性。但是,目
前我国各地行政事业单位情况较为复杂,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还存在很多不足,
各种机制和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作用的发挥。为进
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结合实际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