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锈钢搭接激光非熔透焊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doc

发布:2016-12-12约1.8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锈钢搭接激光非熔透焊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   摘 要:随着不锈钢轨道客车的不断发展,目前车体焊装中主要采用的电阻点焊技术将会逐渐被激光焊接取代。该文针对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搭接激光非熔透焊接头进行疲劳性能研究,通过数据处理建立并绘制了接头的S-N曲线,以此对不锈钢搭接激光焊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激光焊 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 S-N曲线 疲劳性能   中图分类号:TQ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001-03   近几十年来,由于疲劳破坏而导致的灾难性事故频繁发生,为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人们越来越重视疲劳破坏的影响。随着工业的发展,新的工程结构和新材料的使用带来了疲劳研究的新课题,加上疲劳研究原来就存在的问题,疲劳研究将赋予新的意义[1]。该研究即是根据疲劳研究的新趋势,针对客车公司实际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难题而进行的新型研究。   1 试验参数的设定   该文根据前期的激光焊接试验,选择焊接最优参数为:激光功率2.0 kW、焊接速度22 mm/s、离焦量0.5 mm[2]。试验选取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两个焊接参数见表1。   采用“二因素 三水平”的研究方法做正交试验表,并通过拉伸试验得到激光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所得试验结果列于表2。   说明:方案三所得的实验数据经分析不合理,所以舍弃。   2 激光焊接头疲劳性能分析与研究   2.1 疲劳试验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疲劳试验来确立元件、结构件或材质的疲劳强度曲线,国际焊接学会推荐S-N数据以图形表示。此时,其横坐标为以对数形式示出的循环次数,而纵坐标为以对数示出的应力范围[4]。而本实验采用的是以最大拉剪载荷(Fmax)及拉剪载荷范围(F0.1)表征的激光焊接头S-N曲线。   2.2 激光焊接头疲劳性能测试   激光焊接头疲劳性能试验依据GB/T 13816-92标准进行。根据技术要求,SUS301L系奥氏体不锈钢板搭接的板厚组合为1+2 mm,疲劳试样尺寸见图1。试验条件:采用拉-拉加载方式;循环应力比为r=0.1;加载频率为130 Hz;在室温、空气介质中进行接头疲劳性能测试;约定在107周次循环时仍未起裂的拉剪疲劳载荷为条件疲劳载荷。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采用GPS-200型疲劳试验机,按照拟定的试验参数进行疲劳试验。疲劳试验数据如表3、表4所示。   2.3 试验数据处理及疲劳性能分析   用最大拉剪载荷(Fmax)及拉剪载荷范围(F0.1)表征的激光焊接头S-N曲线如图2所示。基于图2的试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a)在激光焊接线能量=0.8636 kJ/cm的条件下,焊接接头的疲劳载荷为:3.9 kN(最大拉剪载荷)、3.51 kN(拉剪载荷范围)。   (b)在激光焊接线能量=0.9091 kJ/cm的条件下,焊接接头的疲劳载荷为:4.0 kN(最大拉剪载荷)、3.60 kN(拉剪载荷范围)。   图3为不同线能量下激光焊接头疲劳断裂位置。可以看出,在两种不同的线能量下疲劳裂纹均萌生于上板、下板与焊缝的交汇处。在高载荷条件下,疲劳裂纹在焊缝和下板中扩展;在中、低载荷条件下,疲劳裂纹在下板中扩展,扩展方向近似垂直于板厚的方向,断裂发生在2 mm厚的下板。   3 结语   该文以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不同线能量下激光焊接头进行疲劳性能试验。通过数据处理建立并绘制接头的S-N曲线,对S-N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线能量下,激光焊接头的疲劳载荷(最大拉剪载荷及拉剪载荷范围),并对接头疲劳断裂位置进行了研究,得到不同载荷条件下接头疲劳断裂的位置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崔约贤,王长利.金属断口分析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 陈庆雷.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激光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 R.V.Duhamel,C.M.Banas.Laser in materials processing:Laser weldi ng of steels and nickel alloys[C].American Society of Metals,1983.   [4] 霍立兴.焊接结构的断裂行为及评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