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旅游景区建设评价规范.pdf
零碳旅游景区建设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零碳旅游景区建设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旅游景区以实现碳中性为目标开展的零碳建设工作,以及对旅游景区零碳建设和
保持所进行的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
GB/T41011旅游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指南
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51366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1350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GB/T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17775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DB/T4403零碳公园建设及运营规范
ISO14064-1温室气体第一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ISO14064-2温室气体第二部分项目层次上对温室气体减排和清除增加的量化、监测和报告的规范
及指南
ISO14064-3温室气体第三部分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
PAS2060碳中和证明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es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
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份,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甲烷(CH)、氧化亚氮(NO)、氢氟碳化物242
(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和三氟化氮(NF)。
63
4
【来源:ISO14064-1:2018】
3.2旅游景区scenicarea
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本标准中旅游景区是指
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
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
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
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景区。
【来源:《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本标准所涉及的旅游景区分为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自然景区是指主要由自然因素形成的景观,如
山脉、河流、湖泊、森林、海洋、草原、沙漠等;人文景区是指主要由人类活动创造的景观,包括城
市、村庄、公园、广场、建筑物、历史古迹等。
3.3零碳旅游景区zerocarbonscenicarea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碳抵消等多种手段,通过低碳化转型、设
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在旅游景区内部实现碳排放总量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
度融合的新型旅游景区。
3.4碳抵消carbonoffset
并非界定标的物所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独立减少,它以碳信用的形式获得,用于补偿所界定标的物的
温室气体排放量。
【来源:PAS2060:2014】
3.5碳中性carbonneutral
在特定时间内,碳足迹减少为温室气体减排或提高温室气体减排能力的结果。
【来源:ISO14068-1∶2023】
3.6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
碳中和的状态。
【来源:ISO14068-1∶2023】
3.7温室气体汇greenhousegassink
从大气中清除一种温室气体的过程。
【来源:ISO14064-1∶2018】
3.8温室气体源greenhousegassource
向大气释放一种温室气体的过程。
【来源:ISO14064-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