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测试指标讲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IFI测试指标
版本:V1.0
共 (15) 页
目录
1.Transmitter Power 发射功率 3
2.Transmit Spectrum Mask发送信号频谱模板 5
3.Frequency Error频率误差 6
4.EVM 矢量误差幅度 7
5.Band Edges and harmonics 频带边缘以及谐波 8
6.Spectral Flatness 频谱平坦度 9
7.Power On/Off Ramp TX上升/下降时间 10
8.Receiver Sensitivity 接收灵敏度 11
9.Receiver Maximum input level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12
10.Receive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邻道抑制 13
11.Conductive Throughput Test吞吐量 15
1.Transmitter Power 发射功率
IEEE 802.11b/g/n(2.4G)。
11b/g/a,20M带宽11n、40M带宽11n发射功率无统一国际标准,每个国家或地区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标准。一般来说,北美最大功率=30dBm,中国和欧洲国家最大功率=20dBm,日本最大功率则=20dBm 。
发射功率是待测无发送无线信号强度的大小,在满足频谱模板和EVM指标前提下,其发射功率越大说明其线性度越好,在实际应用中则表现为无线覆盖范围更大。
测量发射功率可以用功率计、矢量信号分析仪器和专用的WIFI的测试以IQview/nXn。
2.Transmit Spectrum Mask发送信号模板(分辨率带宽) 100KHz、VBW(视频带宽) 100KHz(11b)、VBW(视频带宽) 30KHz(11a/g/n)、Sweep time 500ms)。
?
20M带宽11n,40M带宽11n发射功率频谱模板:
?
无线频谱模板用于测试产品发送信号时在其相邻信道的干扰度。
? ?
3.Frequency Error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表征是射频信号偏离该信号信道 (Span 50K,RBW 1kHz, VBW 1kHz, Sweep time 50ms?or?AUTO)
频率误差越小越好,实际上频率误差取决于产品所选用的晶振,晶振误差与频率误差一致,因此在晶振选型上要将性能与成本折中考虑
4.EVM 矢量误差?
一般来说,WIFI发射信号在线性工作区间之外,其EVM的指标会初步恶化。线性度良好的WIFI设备,其EVM则相对良好。EVM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衡量WIFI信号好坏的一项指标。
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在EVM和发射功率上面做折中,适当的降低发射功率有利于提高EVM的性能。
5.Band Edges and harmonics 频带边缘以及谐波
6.Spectral Flatness 频谱平坦度
平坦度表示待测信号在其所处信道内,功率平坦的程度:
?
7.Power On/Off Ramp TX上升/下降时间
?
8.Receiver Sensitivity 接收灵敏度
?
9.Receiver Maximum input level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是WIFI产品接收性能的另外一个参数,在接受灵敏度一定的情况下,接收最大电平越高表示WIFI产品的动态范围越大。
最大输入信号电平应该满足:
?
10.Receive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邻道抑制
11b: 主信号到DUT接收口的功率为灵敏度加6dB;邻道信号频率与主信号频率间隔大于等于25MHz,邻道信号强度与主信号相差幅度为35dB,要求PER小于8%;11b ACR(dB)=35dB;
11g: 主信号到DUT接收口的功率为灵敏度加3dB;邻道信号频率与主信号频率间隔大于等于25MHz,邻道信号强度与主信号相差幅度如下图,要求PER小于10%;
?
11a: 主信号到DUT接收口的功率为灵敏度加3dB;邻道信号频率与主信号频率间隔大于等于20MHz,邻道信号强度与主信号相差为下图,要求PER小于10% ;
11n(20M): 主信号到DUT接收口的功率为灵敏度加3dB;邻道信号频率与主信号频率间隔大于等于20MHz,邻道信号强度与主信号相差为下图,要求PER小于10% ;
?
干扰信号输出功率与主信号输出功率差值为邻道抑制(干扰信号输出功率减去主信道输出功率)。
11.Conductive Throughput Test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在没有丢失帧的情况下,设备能够接受并转发的最大数据速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