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结构冬季施工措施10.13资料.ppt

发布:2016-04-07约8.66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编制依据 1.1. 根据冬季在施工程施工方案和以往本地区冬季天气统计资料 1.2. 根据公司类似冬季施工经验 1.3. 依据规范与标准 1.3.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 104-2011? 1.3.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2002  (钢结构焊接规范)报批稿GB 1.3.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正在修编)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 2、冬施工程概况与施工部署 2.1. 工程概况 针对冬施工程对其工程概况及预计施工工况进行分析。 包括:具体冬施分部分项、冬施工程量、结构形式、主要截面尺寸、材质及焊缝质量等甲方、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2.2. 施工部署 2.2.1. 对冬施工程进行加工与安装部署; 2.2.2. 技术准备及资源(加热设备、技措料及应季材料等特殊资源)安排; 2.2.3. 提早进行冬施开始的预测,尽量避免工艺复杂和工序穿插多的分项工程冬季施工; 3、工程所在地域气候特点分析与对策 3.1. 冬施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 应充分掌握冬施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包括,其冬季起止时间、冬季平均温度、冬季最低温度、冬季风速、冬季雾天、冬季降水(降雪);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中1?总则规定,冬季施工期限划分原则进行冬期划分。即,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 ℃即解除冬期施工。 3.2 对其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3.3 对不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4、冬施一般规定 4.1. 温控措施 4.1.1. 随时注意天气变化,作好每天的气温记录,合理安排工序搭接,确保在冬施期间安全、质量无事故。 4.1.2. 安排专人进行气温观测记录。及时接收天气预报(提前三天进行监测),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即按冬施规定进行测温,以防止突然降温等袭击。 4. 2. 技术准备 4.2.1. 在负温度下进行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时,应按照负温度施工的要求,编制冬期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和安装施工技术措施; 4.2.2 进行专项技术交底 4.2.3. 计量 钢结构制作和安装采用的钢尺和量具,应和土建单位使用的钢尺和量具进行比对(应和土建单位使用的钢尺和量具相同),并采用同一精度级别进行鉴定;土建结构和钢结构应采取不同的温度膨胀系数差值调整措施; 4、冬施一般规定 4.2.4 钢构件在正温下制作,负温下安装时,施工中应采取相应调整偏差的技术措施,尤其是地域很远季节相差很大的国外出口项目。 4.2.5 焊接人员 参加负温钢结构施工的电焊工应经过负温焊接工艺培训,并应取得合格证,方能参加钢结构的负温焊接工作。定位点焊工作应由取得定位点焊合格证的电焊工来担任。 5、钢结构用材料 5.1. 钢材 5.1.1. 钢材冬期施工宜采用Q345钢、 Q390钢、 Q420钢、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5.1.2.负温下施工用钢材,应进行负温冲击韧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3. 负温下钢结构的焊接梁、柱接头板板厚大于40mm,且在板厚方向承受拉力作用时,钢材板厚方向的伸长率应符合现行国家保准《厚板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5.1.4. 负温下施工的钢铸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规定的ZG200(屈服点)-400(抗拉强度)、ZG230-450、ZG270-500、ZG310-570号选用。 5.1.5 钢材及有关连接材料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性能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要求。根据负温下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和连接方法,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复验。 5、钢结构用材料 5.2. 焊接材料 5.2.1. 负温下钢结构焊接采用的焊条、焊丝应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屈服强度较低、冲击韧性较好的低氢型焊条,重要结构可采用高韧性超低氢型焊条; 5.2.2. 负温下钢结构用低氢型焊条,烘焙温度宜为350℃~380℃,保温时间宜为1.5h~2h;烘干后应缓冷存放在110℃~120℃烘箱内,使用时应取出放在保温箱内,随用随取。当负温下使用的焊条外露超过4h时,应重新烘焙。焊条的烘焙次数不宜超过超过2次,受潮的焊条不应使用; 5.2.3. 焊剂在使用前应按照生产厂家推荐的温度进行烘焙,其含水量不得大于0.1%。在负温下露天进行焊接工作时,焊剂重复使用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h,当超过时应重新烘焙; 5.2.4. 气体保护焊采用CO2,气体纯度按体积比计不宜低于9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