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兰州市自行车行车环境调研报告.doc

发布:2017-04-10约1.9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兰州市自行车行车环境调研报告 摘要: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倡导绿色交通,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行车 停放 行车环境 车道 一、调研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虽然汽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由此带来的停车难、乱停车、交通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等现象也成为了城市通病。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工作、生活与学习,自行车具有环保,便捷,占地少,出行灵活等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问题,改善城市的环境。 二、调研目的: 1、在了解兰州市城关区自行车的行车环境和停放环境,并作出评估的基础上,对该地人在城市中的可移动能力,即“城市机动性”有一个较深的理解。 2、了解城关区内张掖路等若干条街道内自行车车道的现状。 3、了解行人对城关区自行车行车环境现状的看法和建议,进一步了解城关区自行车行车环境的优缺点。 4、通过此次调研,掌握了在以后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发挥自行车的作用,从规划角度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三、调研对象: 四、调研形式: 网上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居民访谈 调研概况 调研以兰州市西关十字和南关十字为中心,我们选取了连接这两个中心的张掖路、永昌路、庆阳路、酒泉路等。对这几条道路自行车的行车环境和停放设施进行了调研,了解其使用状况及现状。调研方法以半访谈为主,通过站点访谈、拦截访谈和随机访谈对自行车使用者和行人进行调研。对这些道路自行车的停放,使用进行拍照。并根据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进行划分,从而得到使用人的构成比例,绘制图表。针对不同的道路,不同的人群。将得到资料进行分类统计,数字解读。了解自行车的行车环境与人们对城关区自行车行车环境的满意度。 使用群体的构成状况 我们所访谈的人群,主要以城关区居民为主,其他区(县)居民较少,城关区居民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是大约10:1,男女比例大概是3:1。所以城关区的自行车的停车设施使用以城关区居民为主,其他为辅。男性的数量显著多于女性。 城关区居民 其他人 合计 男 15 4 19 女 5 2 7 我们也对访谈者的年龄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20—40岁的为主,占总数的68%,是最主要的群体。 我们也对被访谈者的职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统计,使用的人群有公司员工,学生,自由职业,退休人员,其他。其中以自由职业最多,有10人,商业家1人,学生3人,退休人员2人,公司员工3人,其他3人。 通过使用者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的统计,我们发现城关区使用自行车生基本为自由职业者。城关区作为兰州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私家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给上班族和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应该鼓励大家积极使用自行车出行,骑自行车既能节能减排,又锻炼身体,可以给城市带来可持续发展。 使用自行车的情况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一周使用5次以上的有7人,2-5次的有5人,1-2次的6人,半个月使用1-2次的4人。 我们还对自行车的使用用途做了调研,很大一部分人用途是为了上下班和出游方便,也有一部分是用于购物和体育锻炼。 我们也对自行车使用者可以接受的使用距离进行了调研,大多数使用者可以接受的距离为半小车程。 对自行车行车环境和停放设施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城关区居民 1.2% 3.4% 2.8% 80.3% 12.3% 其他 3.5% 5.7% 20.3% 70.5% 0% 从满意度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访谈者对城关区行车环境和停放设施不满,还有一部分表示无所谓。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城关区自行车行车环境和停放设施存在着一些列问题: 停车设施较少 2、行车环境不安全 3、自行车道被占用 从中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这些问题影响了居民对自行车的使用。 调研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的大部分道路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有非机动车道的很多道路也被机动车道占用了。 兰州市城关区的自行车停车设施欠缺,导致自行车经常丢失。 城关区居民对自行车行车环境感到不安全,很少倾向于选择自行车出行。 兰州市城关区的人流和车流量大,影响自行车的行车。 兰州市城关区的居民出行的方式倾向于公共交通和私家车。 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自行车使用任重道远,有些被访谈者提议增加自行车道,增加公交车专用通道,以减少对自行车道的占用,但大多对自行车的使用持悲观态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