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建议.pdf

发布:2024-12-16约2.1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建议

1科学合理选择电气设备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技术

导则(试行)》要求主要电气一次设备使用寿命达到

40年,二次设备主体部件使用寿命达到20年。

电气设备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注重区分核心

功能(设备、部件)和辅助功能(设备、构件),坚持

设备使用寿命和工程使用寿命匹配,辅助设备和主设

备的寿命匹配,设备辅助构件和主体部件的寿命匹配。

电气设备选择应综合考虑变电站正常运行、检修、

短路和过电压以及远景发展的要求,适当考虑扩展裕

度,满足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可扩展设计要求。按

照通用设备要求,采用占地少、维护少、节能环保、

具有承受一定自然灾害能力的设备。电气二次设备应

按照模块化、标准化原则,增加互换性和通用性。对

于电源、功率器件等难以提高寿命的部件,应采用易

于更换维护的方案。

2优化变电站建筑工艺

变电站建构筑物的主体结构使用寿命应达到60

年,变电站钢结构构架使用寿命应达到40年。

站内建筑应按工业建筑标准,统一标准、统一模

数布置,提高易施工性与构件的可回收性。做好建筑

“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设计,实现资产

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化,并满足节约环保性设计要求。

应采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不宜采用粘土实

心砖,体现节约环保性。考虑建筑的使用维护成本,

避免选用奢华和劣质材料,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

最优化。门窗面积不宜过大,并采取密封措施,选用

节能型门窗。应根据采光和节能要求,合理设计窗墙

面积比和窗地面积比,实现节约环保性设计要求。屋

面宜采用平屋顶形式,结构找坡,减少找坡填充材料。

屋面宜设保温隔热层,降低建筑物内部能耗指标,避

免能量损失。应做到因地制宜,提高建筑物的易维护

性。

3合理使用变电站材料

变电站材料使用方面,金属材料应加强防腐性能,

合成材料应加强抗老化能力,混凝土应严格执行相应

标准,加强防风化和防腐蚀能力。

瓷或玻璃绝缘子、金具使用寿命应达到40年,

合成绝缘子使用寿命达到20年。采用合成绝缘子时,

应注意抗老化性能的要求,并采用易于维护更换的金

具组装形式。优化金具连接,提高耐磨、防脱落性能,

提高可靠度。应用金具通用设计,与横担(横梁)连

接的第一个金具应转动灵活且受力合理,适当提高强

度等级。

接地材料选型要充分考虑土壤的腐蚀状况。户内

变电站接地材料应与建筑物使用寿命相匹配。户外变

电站接地材料使用寿命应达到40年。

4建立工程全寿命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和使用维护的动态管理,应建

立以业主为中心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信息

系统(LifeCycleIntegrated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简称LCMIS),从项目立项开

始,就应建立LCMIS系统,直到项目拆除为止,使得

项目在可研、初步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各个阶

段,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运行单

位等都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便于配合衔接,利于各有

关单位的工作协调,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效率。

5考虑外围环境对工程全寿命管理的影响

变电站外围环境包括站外已有和规划道路、水渠、

进站道路和出线走廊等因素,出线走廊对变电站全寿

命周期的意义重大,必须在工程决策阶段就规划好远

景出线走廊,并取得相关协议,并对出线走廊进行有

效保护,便于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

6加强变电站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环境效益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必

须加强变电站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估,考虑变电站的

电磁环境、噪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周边迁移

等,这些因素都将大大影响变电站工程的造价控制。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该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综合

降低LCC成本,进而提高该工程的综合效益。

7加强设计监理制度

设计作为变电站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龙头环

节,对工程的投资控制、工程设计的质量优劣起到重

要作用。工程建设为加强全寿命周期管理选择优秀的

设计单位承担变电站设计,同时实行设计监理制度,

代表业主对设计各阶段的图纸、计算书、设计更改进

行有效监督。

8加强设计更改、技术联系单管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