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霜降是几月几号.doc

发布:2018-01-30约4.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霜降是几月几号  霜降节气就要到了,这个节气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那今年霜降是几月几号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2016霜降时间   2016年10月23日 07:45:30,农历2016年九月(大)廿三。   霜降历史,始于战国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时候。 战国的时候有一本书叫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有关于霜降的说法: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意思就是这个季节呀!因为天气冷了,所以这水凝结就变成了霜,气候就逐渐的变冷,露水都结成霜,这就是霜降的由来。   气象资料显示,霜降时节,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天气变化剧烈。随着大风天气的不断光临,温度迅速下降,天气逐渐向冬季转变。过了这个节气后,冬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   而我国古代衡量一个节气,都习惯用物候来表达。霜降时节,如此明显的气候变化在物候特征上,被分为了三候,即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第一候豺乃祭兽。豺狼这一类的动物它到这个季节就大量的来捕食、猎物。它捕获野兽是为了储备冬天过冬的它的食物,而且这个兽呢它有祭天报答天的意思。二候草木黄落。就是到了霜降的季节,很多树叶黄了而且大量的枯黄,一场秋风扫落叶到了这个季节了;第三个就是蜇虫咸俯。也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都钻到洞里去了,开始冬眠。   霜降节气习俗   打霜降   相传清代以前,江苏常州府武进县的教场演武厅旁的旗纛庙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   霜降日的五更清晨,武官们便会集庙中,向旗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   礼毕,列队齐放空枪三响,然后再试火炮、打枪,谓之“打霜降”,百姓观者如潮。   祭旗纛   《周礼》中记载,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官职)凡是出师的时候,都很重视旗鼓的作用,要对旗纛进行祭祀,称之为军牙六纛之神。(牙旗,是主帅在军队中位置的标识。纛,是浦头,古代马头上的一种札饰,是皇帝乘舆的标记性装饰。天子有六军,因而称六斌。)   汉高祖当初立为沛公,在沛丰供奉黄帝,祭祀擞尤,以所杀白蛇之血涂鼓旗行祭。《汉书·郊祀志》载:“秦代祀东方八神将,三日兵,主祠蚩尤。”蚩尤旗,是星名,这是祭祀旗纛的开始。后来汉武帝设置灵旗析祝兵事,太史以此旗指向所讨伐之国。三国孙权曾做黄龙虎牙旗。后齐天子亲征,也建有牙旗。自唐以后,各个朝代都有旗纛之祭。   各地一般都有旗纛庙,在庙中筑台,设置军牙六纛神位。春季在惊蛰日祭祀,秋季在霜降日祭祀。明代祭祀旗纛,在每年仲秋祭祀山川之日,由专人在旗纛庙里的坛内进行;箱降日,在教场祭祀;岁末祭献太庙的时候,则在承天门外祭祀。此外,凡是军队出行,都要祭祀旗纛。清代在霜降日五更时,鸣炮致祭。武将主祭,在演武厅迎接巡视的帝王。祭祀完毕,将士们齐集教场,兵士们披挂整齐,展示武器,唱着军歌整队而归,或者绕街游行。   吴地民间,这一天天未亮时,人们就相互提醒,以免沉睡错过,只要听到信号,就争相赶到教场观看仪式,称之为看旗纛,据说如此能拔除不祥。   习战射   箱是杀伐的象征。古人为了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都在这个月操练战阵,进行围猎。正如《春秋感精符》所记载:“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自从汉代以来,就在季秋之月讲习武事,操演比试射技,以进行赏罚,已沿袭成为惯例。贾思舰(齐民要术》还将其列为农家九月中的事宜,“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谷物满仓   霜降是每年秋后农业收获的一大节气。武进农谚日:“霜降到,呒老少。”意即此时田里的庄稼不论成熟与否,一齐都可收割了。   买柿子和苹果   黄河以北在霜降这个时节也有不少吉祥的民俗:如老百姓会买柿子和苹果,意思为事事平安,商人会把栗子和柿子放在一起图“利市”。   赏红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护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   霜降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霜降扫墓   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据《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