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爱学习 爱建迅
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辅导讲义
第一章
2K31000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节
2K311000 城市道路工程
2K311010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及构成
2K311011 掌握城市道路构成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前者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代表,后者以各种形式的沥
青路面为代表。
一、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一) 路基
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
(二) 路面
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
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路面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
条件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1 .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
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
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P2(1)—《沥青混凝土面层常用厚度及适宜层位》(理解此表)(其中第三项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为
(11年真题第1题)(其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为(09年真题第1题)
(2)热拌热铺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作单层式面层时,应加铺沥青
封层或磨耗层。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50~70mm。
(3)沥青贯入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
层。沥青贯入式面层常用厚度为50~80mm
(4)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防磨耗、防滑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为15~30mm.
2 .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10年真题第6题),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沥青类面
层下的基层应有0足够的水稳定性。
用作基层的材料主要有:
(1)整体性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碎砾石等,其强度
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
于大多数沥青里面的基层。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碎(砾)石: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基层。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只宜用作底基
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甲19号华通大厦A座515、531、612、616A室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700912 传真:(010
爱学习 爱建迅
层或垫层。
(3)垫层: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P3(三)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1.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2.面层与基层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沥青封层。
4、层数不宜过多。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案例中易出现)
二、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一) 路基的性能要求
1.整体稳定性
在山坡上开挖深度路堑使上侧坡体失去支承,有可能造成坡体坍塌破坏。
2.变形量
(二)路面的使用要求
1.平整度
2.承载能力: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4.抗滑能力
5.透水性: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
6.噪声量
2K311012 熟悉城市道路的级别与类别
一、城市道路分类
P4 我国城市道路根据道路在其城市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交通功能、沿线建筑及车辆和行人进出
的服务频率,将其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大类。
(一) 快速路:长距离交通服务,主要对外公路。其具体特征为:(10年真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