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关爱老年人惠民政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关爱老年人,让老年人生活的更有幸福感。一直是管理区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民政局今年在这方面都要做哪些工作?
2010-8-19 锡老字(2010)1号 内蒙古自治区敬老“孝星”评选表彰办法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进、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促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全国老龄办等10部委办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民政协调、个人自愿”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老年人”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积极营造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浓厚氛围,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良好风尚,促进公民道德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内蒙古做出积极贡献。
表彰形式
活动采取以城乡社区(村)为基础,逐级上报,经自治区审评和旗、县(区)表彰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推选3000名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孝星。从2010年开始,每年在城乡社区(村)开展推荐评选敬老“孝星”活动,全区每年命名表彰3000名敬老“孝星”,并给予物资奖励。
锡老字(2010)1号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敬老“孝星”评选表彰办法》,经过广泛宣传,民主推选,公开评选,张榜公示,审核评议等程序,推选出我地区4位敬老:孝星给予表彰。名单公示如下:
郭爱祥,男,汉族,环卫局清洁工。
张利民,男,汉族,哈场工作。
高娃,女,蒙古族,贺场工作。
图雅,女,蒙古族,
2011-3-11 锡老委办(2011)2号 2011年工作要点,今年我盟老龄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探索和建立高领津贴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老龄工作方面的制度在不断建立和完善,根据形势的发展,国家正在探索建立高龄津贴制度。为了更好的体现改革开放的成果,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高领津贴,从而建立高龄津贴自然增长机制。
二是开展老年人维权活动,2006年经盟司法局批准,各地都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各地要在5月份挂牌揭牌,启动法律咨询和援助工作,要通过新闻媒体,散发传单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工作地点、时间、联系电话。
三是广泛深入的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以及尊老爱老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将建设老年人活动场所纳入“十二五”规划,将老年人健身活动纳入了全民健身活动中。中央文明办将在全国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志愿者活动。因此各地要积极与成员单位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2011-3-18 锡老委办(2011)3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的通知 我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盟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63万人,占总人口的10.65%。做好老年人医疗保健有利于家庭美满、幸福。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素质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老年人档案,开展健康体检,对全面掌握老年人身体素质及各种疾病的患病种类,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医疗保健服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有关规定,就我盟做好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 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按照《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1年老年人档案项目专项方案》及《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1年老年人保健项目专项方案》的要求,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并提供规范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老年病专科、老年门诊,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在老年人就医、挂号、收费、取药、住院环节上给予优先、优惠服务。
2011-8-24 锡老委办发(2011)9号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开展“银铃行动”的通知》要求,为做好我盟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人数的普查登记工作,积极配合天津泰达心血管医院专家的援助服务。对当地60岁以上(特别是基层贫困地区)老年人口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做好普查登记。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基层群众进行心血管医疗方面的援助,解决基层群众进行心血管病医疗方面的援助,解决基层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情为民所思、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实施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对口援助项目和人员,实实在在的帮助受援地区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坚持服务与安全并重,既要有利于发挥老医疗专家的专业特长,又要确保他们的健康与安全。
三、“银铃行动”办公室履行职能
以“六个老有”为目标,开展“银铃行动”提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