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世界广告代理业发展趋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广告代理业发展趋势 全球十大广告集团 WPP 英国最大的广告与传播集团 全球广告业收入排名:第3位 下属主要公司:奥美(Ogilvy Mather,OM)、智威汤逊(J Walter Thompson,JWT)、电扬、传力媒体、尚扬媒介、博雅公关、伟达公关 股权结构 WPP的股权结构相当分散,截至2002年5月,其主要股东与持股额为: WPP ESOP占4.17% Putnam Investment Management占4.10% Legg Mason占3.77% 摩根士丹利占3.14% 巴克莱银行占3.00% 全球并购 年收入58亿美元的WPP集团迫于市场压力,积极开展对外并购。 2000-2001年接连吞并扬雅(Young Rubicam,世界排名14位,2002年收入4.42亿美元)和Tempus广告集团 2003年又以极低的代价买下Cordiant。WPP旗下拥有60多家传播服务公司,业务囊括了市场研究、公共关系、互动行销、视觉管理和咨询等领域。 在中国的并购 2002年6月集团旗下的奥美公关购并中国公关公司北京西岸,组成西岸奥美信息咨询服务公(此举使奥美成为在中国最大的公关公司) WPP又于同年11月收购上海广告有限公司(曾是中国最大的广告公司)25%股权。 2003年3月,WPP下属广告公司之一,即拥有“亚洲最佳创意公司”美誉的新加坡百帝广告(Batey Ads,1997年加入WPP)中国办事处在上海开业; WPP同期在华开业的子公司还有上海同盟广告公司。 WPP集团正以“松散”的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其中国业务。 智威汤逊 品牌创建为先 作为全球最老的一家广告代理公司,智威汤逊擅长大众品牌的创建与传播。 2002年公司以9.97亿美元收入排名全球广告代理公司第4名。 在中国的活动 1992年,该公司通过与北京“中乔广告”合资(外方控股80%)进入中国市场 2000年以来,智威汤逊在华收入年均增幅达17-25%。 1992-2003年,公司在中国的承揽额由600万美元上升至1.8亿美元(预计值)。 目前30%的广告业务来自本地客户(如TCL王牌电视、三九医药、万基洋参和雪津啤酒等),而3年前这一比例只有2%。 同属WPP集团的奥美广告是公司在中国(尤其是北京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 凭其对广告行业的理解与“信仰”及在打造大众品牌方面的优势,智威汤逊对客户的收费标准一般比同行高30%左右。 目前,该公司正准备以收购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在广州市场的业务能力。 智威汤逊中国业务的发展目标是进一步扩大本地客户的同时,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传立媒体 后来居上的在华媒介购买商 传立媒体在2002年以180亿美元的承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媒介购买公司 而由上海奥美和智威汤逊-中乔媒介部门合并而成的传立媒体(MindShare)中国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统管奥美、智威汤逊、尚扬媒介(Media Edge:CIA)、灵立媒体与Maximize的媒介购买。 在创建后的最初4年,该公司本土客户不多,目前则有交大昂立、冠生园、中国移动和燕京啤酒等,自身开发的客户占总额的70%以上。 传立的优势在于注重员工培训及开发适应中国市场的媒体专用软件:该公司使用Ad Network与戏剧收视率分析软件Drama Database,以减少人为误差。 传立在对本地客户和消费者的理解及掌握上目前仍不如本土竞争对手,公司准备加快设立在华分支机构,实现每年业务增长超过10%的目标。 奥美整合传播 业务众多的“360度品牌管家” 奥美环球(Ogilvy Mather Worldwide)于1948年由“现代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在纽约始创。 在中国、韩国和越南市场,奥美是第一家成立分支机构的外资广告代理商,并拥有亚太区最大的关系行销集团。 2002年奥美以5.89亿美元的总收入排名全球第11位。 过去50年来,奥美帮助许多跨国企业建立了品牌,如美国运通、西尔斯(Sears)、福特、壳牌、芭比、旁氏、多芬(Dove)、麦斯威尔、IBM、摩托罗拉、联合利华和柯达等。 在中国的活动 1991年,奥美与中国内地最大的国有广告公司上海广告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奥美”。 目前,“奥美中国”已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台湾等地开设办事处,员工达1500余名。 “奥美中国”已成为全方位区域网络的组成部分,为客户提供广告、公共关系、顾客关系行销、互动行销、电话行销、视觉管理、市场调研、促销规划和美术设计等全方位传播服务。 目前其在中国的客户包括IBM、摩托罗拉、宝马、壳牌、中美史克、柯达、肯德基、上海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