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幻灯片.ppt

发布:2017-11-27约5.81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流程与 质量管理(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流程: 回收 – 分类 – 清洗 – 消毒 – 润滑 – 干燥 – 检查 –包装 – 灭菌 – 储存 – 发放 (一)回收 1.科室应及时用自来水清除明显的污物,避免干燥,封闭暂存,准备回收。 2.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定时,定路线,定封闭式专车(或箱)进行回收,回收车有明显标识,回收时不要在使用科室清点器械与物品。 3.回收人员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 4.回收车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干燥存放。 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应进入供应中心(室)。 6.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非典,禽流感,肺炭疽),朊毒体感染的医疗器械与物品,使用后不要在科室冲洗,一律用双层封闭包装回收到供应中心(室)包装上应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上述感染性疾病最好使用一次性器械与物品,避免清洗消毒)。 (二)分类 1.供应中心(室)回收处应设分类台,由回收人员与清洗人员进行器械与物品的清点与分类。 2.双方按个人防护要求进行着装。 3.分类时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精密程度,归属部门,污染状况进行分类登记。 (三)清洗 1.手工清洗 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冲洗:将待清洗的器械与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或刷洗。 注意事项(1)防止产生气溶胶,宜在水面下刷洗。 (2) 不应使用钢丝球用具,也不宜使用去污粉等。 (3) 清洗用具,清洗槽应每天消毒,清洗用具应该沥干放置。 (三)清洗 洗涤:使用酶清洁剂浸泡器械(2分钟),然后用刷子刷洗。 注意事项 (1)水温以15℃- 30℃为宜。 (2)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 (3)已凝固或污染严重置水面下刷洗。 (4)洗涤用具沥干放置,每天使用后应清洗消毒。 (三)清洗 漂洗:流动冲洗或刷洗 注意事项 (1)管腔内用高压水枪冲洗。 (2)流动水使用自来水—过滤水(软水)。 (3)洗刷沥干放置,每天使用后应清洗消毒。 终末漂洗: 用蒸馏水冲洗或刷洗。 注意事项(1)不应使用自来水或过滤水。 (2)最好使用流动水。 (三)清洗 2.机械清洗 按厂家说明书进行 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清洁剂泵管是否通畅,确保清洁剂用量准确。 (2)定期检查设备的清洗消毒效果。 (3)设备舱内,旋臂应每天清洁,除垢。 (三)清洗 3.附注 (1)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超声加酶洗,再用机械清洗或者手工清洗。 (2)超声波清洗 注意事项①按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②橡胶和软塑料类的器械不宜使用超声波。 ③器械物品应浸没在水面下,管腔内应注满水。 ④清洗时应加盖,手不可与清洗液面接触。 (四)消毒:可选用热力消毒法或化学消毒法。 1.热力消毒法 湿热消毒:煮沸1~5分钟。 干热消毒:120℃30分钟(锐器 不宜使用干热消毒)。 2.化学消毒法 75%乙醇30分钟(需每天更换) 3.获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适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的其他消毒剂与消毒器械。 (五)润滑 使用水溶性润滑剂,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润滑剂。 (六)干燥 1.应用机械方法进行干燥,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 2.穿刺针,管腔类器械宜使用高压气枪辅助干燥处理。 3.不耐热器械宜采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4.机械干燥温度70℃-90℃; 干燥时间 一般金属器械15分钟-20分钟 塑胶类器械30-40分钟 注: 已使用干热消毒的器械则不必再进行干燥处理。 (七)器械检查 1.应设器械检查台,定岗,定人。 2.全部器械均应进行检查并登记。 检查内容: 洁净度(关节处应打开检查):残留物.血渍.水垢.锈斑。 功能:完好,灵活性,咬合性,锐器的锋利度。 规格与数量 带电源器械应检查是否漏电。 检查方法:目测 放大镜检测 3.检查不合格器械不能进入打包间,应分别作出处理意见. (八)包装 包装程序:器械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 1.器械装配:依据器械装配规程或示意图进行 2.包装 (1)盘、盆、碗等宜单个包装。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