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技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科技计划
第一节 科技计划的概念
科技计划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为了具体实现国家和地方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任务与目标,在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特定关键科学技术领域,实施科技发展的专项计划。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实施科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跟踪世界科技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家和地方区域科学技术发展,并推动科学技术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
第二节 主要科技计划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政府先后推出了多项科技计划。目前科技界广为人知切卓有成效的主要科技计划有:
一、国家主要科技计划
(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是2006年新设立的国家科技计划,其前身是1983年开始实施的大名鼎鼎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科技计划。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科技支撑计划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科技支撑计划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自1983年实施以来,集中攻克了一批对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特别是杂交水稻、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秦山核电站建设工程、大型乙烯工程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民族自信心,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也叫“863计划”。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是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科技计划。
863计划自实施以来,始终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前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高技术领域,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抢占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制高点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为导向,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原始性创新成果、核心关键技术和形成原型样机(品)、技术系统或示范系统为目标,选择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作为发展重点,安排若干主题项目和重大项目,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为我国高技术的起步、发展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6—2005年期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330亿元,约有500余家研究机构、300余所大专院校、近千家企业、超过15万名承担、参与了863计划的研究开发工作,发表论文12万多篇,获得国内外专利8000多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800多项,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一大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 (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也叫“973计划”,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故简称为973计划。 973计划是一项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973计划按照“竞争、公开、择优、问责”的原则组织实施,其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非常重要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部署相关的、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科学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并形成若干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在世界科学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