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越州中学教学设计发.DOC

发布:2018-11-24约1.9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首先我们打开时间之门,穿越到西汉时期关中的客栈,老师有一个历史剧本,描述了当时的场景,请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一位扮演店小二,一位扮演客官。 这两位人物的对话充满着矛盾,这对些矛盾主要是由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引起的,没有综合考虑历史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就容易闹出这样的笑话,这就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时空观念。 什么是时空观念呢?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简而言之就是历史事件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的,并且是相互联系的。 【重返时空】 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时空观念的引领下来考察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我们的时空继续停留在西汉的关中地区,身份从店小二和客官转变成农民。 西汉关中地区的农民主要会采用哪种农业耕作方式和哪些农业技术? 提示:阅读课本第5页《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这一目。 展示图片:牛耕、曲柄锄、耧车、大镰 【拉长时间维度】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第一大组负责整理原始社会时期,第二大组负责整理春秋战国,第三大组负责整理东汉时期,第四大组负责整理唐朝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 以秦国为例:促进秦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农业技术: 材料:新亚述帝国(公元前935年至公元前612年)可能促进了冶铁术的扩散,这个扩散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时间中传入新疆。 ——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 材料:中原所见春秋以前铁器的地域分布,大体在今陇东、关中、豫西的铁器早于中原其他地区的铁器。 ——唐际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问题》 水利工程: 材料: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史记·河渠书》 耕作技术: 材料:以牛耕 ——《战国策》 【时空中的‘耕’】 哪种动物首先会被农民选去耕地呢? 材料:令其子孙将耕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昚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驹黄牛羝羊各一云。 —《史记·封禅书 》 是什么社会原因引起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从西周到东周过程中的礼崩乐坏。 汉代 东汉时期在牛耕技术上还出现了一牛挽犁。 唐代 曲辕犁是怎样满足不同农作物对耕作深度的要求的?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把时间拉长,考察从古代到近现代农业工具的演变。 展示不同时期锄头、镰刀、犁的对比图。 农业耕作技术为何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放大空间维度】 材料:建武初年,招征任延为九真太守,九人素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烧草种田,每致贫困。 ——《后汉书·循吏列传》 东汉初的庐江郡:百姓不知牛耕,制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后汉书·循吏传》 东汉初的会稽郡: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 ——《后汉书·第五伦传》 部分农业落后的地区仍然在使用刀耕火种。说明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是不平衡的 我们把空间维度放大到当时的整个世界来考察中国古代的农业。 材料:西汉时期犁壁的发明是耕犁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发展。没有犁壁就起不到碎土、松土、起垅作亩的作用,有了犁壁就能翻土、碎土。欧洲的耕犁直到11世纪才有犁壁,比我国迟1000多年。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布置作业】 从国家政策、耕作方式、水利等角度思考中国古代农业在世界农业史上的地位。 【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精耕细作 界 南 方 北方 汉 代 关中 唐代 停滞 粗放 春秋战国 原始社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