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doc

发布:2019-05-25约7.7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本报告编制说明 1、报告编制依据 《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 2、报告时间范围 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部分内容不完全表达上述时间范围。 3、报告发布情况(周期) 公司于2011年发布了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2010年度),此后公司每年将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时间为次年上半年。 4、报告数据说明 本报告所引用的2011年数据为最终统计数据。 5、报告组织范围 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结构见“公司组织架构图”) 董事长致辞 2011年,我们向社会首次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地梳理了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使我们感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当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个责任越往深处走,就越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可以改变经营理念与增长模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贵阳公交属公益性企业,决定了公司与生俱来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履行社会责任并不简单意味着慈善捐赠、义务劳动等,而是实现创新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是在呼应利益相关方需求的基础上,更为紧密地结合自身的商业模式,确定关键责任领域,并将其落实到运营生产的各项实践中,更为安全、更为优质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地优化线路网络;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地使用清洁能源;更加和谐、更加人性地建立劳动关系等等。基于这样的认识,2011年,我们进一步推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以理念促共识,推广责任意识。按照“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乘客至上,服务为本”的服务宗旨以及“团结、奉献、开拓、创优”的企业精神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即:“服务创优、经济创收”,并在此指导下,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社会责任实践,突出表现在优化公交线网和使用清洁能源两个方面。 目前,不管乘客居住在贵阳的东南西北,出门要到什么目的地,现有的线网已能满足通过一次换乘就能到达目的地这个要求。同时,公司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已达2115辆,关于车用清洁能源的改造和使用,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燃油成本,更减少了车辆因排放尾气所产生的污染物,对城市空气质量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企业和社会“双赢”的效果,为建设“爽爽的贵阳”增添了含金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我们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更好地将责任议题融入商业模式及日常运营管理中,并以此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当继续思考的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公交服务,对一直关注贵阳公交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常怀感恩之心,对我们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常思肩负之责。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概况 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原名为“贵阳市公共汽车管理处”,1995年改名为“贵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2010年12月7日,经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改制更名为“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国有大型企业。公司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承担着城市市民生产、出行需要的公共交通客运服务。截至2011年底,公司有从业人员9443人,离退休人员2753人。资产总额达9.88亿元,拥有各种运营车辆3239辆,市、郊线路共159条,运营里程2.31亿公里,年客运量6.09亿人次,运营总收入达6.21亿元。 贵阳公交已走过60个春夏秋冬,经过历代公交人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可喜成绩,1998年《人民日报》誉为“共和国城市公共交通史上的奇迹”;200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1年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国有企业”;2002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5年中央文明委、国务院纠风办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0年国家交通运输部评为“文明示范窗口”,2011年国家交通运输部评为“‘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先进企业”;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承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等等;企业改革、运营、发展的成功经验,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2、公司组织架构 社会责任管理 1、企业价值观体系 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 社会责任观:服务创优、经济创收 服务宗旨:乘客至上、服务为本 企业精神:团结、奉献、开拓、创优 战略目标:人文公交、数字公交、环保公交 企业愿景:成为国内一流的城市公交企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