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公共服务供_省略__基于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分析_钱海梅.pdf

发布:2015-09-20约1.02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题研讨· 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2期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公共服务供给 ———基于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分析 钱海梅 ( 上海大学公共管理系,上海200444) 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 摘要: 通过协商合作提供区域公共服务。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有 其特有的逻辑。 目前,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供给主体方面“ 合作共 赢”意识与“ 集体行动的逻辑”困境、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合作协调机制的缺陷以及区域公共 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化等等。 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思路主要有:构建多元化的区域公 共服务供给模式,构建和完善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协商协调机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 念为引导,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利益需求表达机制等。 关键词:区域公共服务;长三角;合作共赢;供给模式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51 一、问题的提出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德国政策学派以及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学者狄骥最早提出了公共服务 这一概念:“任何因其与社会团结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融资控制 1 的活动,就是一项公共服务,只要它具有除非通过政府干预,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萨缪尔森首次提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即“任何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 2 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市场中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等生产或消 费无效的状况依赖于通过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来调节经济运行。萨缪尔森在说明公共产品 时,所使用的例子有国防、安全、灯塔、法治和秩序、交通设施、医疗保健、环境以及科研与教育 等。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将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也理解为公共服务。传统观 念中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向大众提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学研究 方法的影响,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观念已越来越被接受。公共服务供给是 供给主体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的过程。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医疗、文化教 育、社会保障、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等等,诸如警察和消防,公园和公共娱乐设施,公共医疗服 务,污水处理,固体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公共卫生法规,公共交通,社会福利等。就政府公共服 务供给职能而言,是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职责,即政府向大众提供的人们可以共同 3 消费的物品和服务。这一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强调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重心。 从区域公共治理的角度,区域公共服务跨越了单个行政辖区管理实体的管辖范围,着重 解决各种跨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等区域公共服务问题。其实质就是对区域公共服务问题谋求 钱海梅,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作者简介: 14 共同解决之道,通过协商合作提供区域公共服务获取区域公共服务的最佳效益。长三角区域 公共服务即跨越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区域公共服务,它是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 标,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而特别区分出来的公共服务。它在整 个长三角区域范围内发生作用,服务于长三角区域内的大多数地区。如跨辖区共同制度安排, 跨辖区交通、通讯网络,跨区域的共享教育资源等等。 根据公共服务在经济区域内发生作用范畴的不同,公共服务可以划分为独占型公共服 务、关联型公共服务和共享型公共服务等三个层次。区域内地区独占型公共服务,指的是该公 共服务只对区域的某个特定的地区产生作用。一般而言,并不是所有公共产品和服务都在一 国或一个经济区域范围内共同消费的,某些公共服务的消费在空间上是有限制的。如区域内 只服务于某个地区的文化设施、道路交通设施、救火设施与地方治安力量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