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意识培育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04约1.2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意识培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两型社会建设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大任务之一,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而公民意识是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基石和核心,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具备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包括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以及遵守法律、尊重权利、承担责任等社会行为准则。公民意识的培育既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当前,我国公民意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一种深入人心、深入生活的社会共识,如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公民基本素质的欠缺,导致社会信任度低下、公共道德失范、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特别是在新时代下,面临新型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挑战,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本研究旨在探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意识培育途径和策略,为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路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探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意识培育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2.分析我国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

3.研究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公民意识培育策略及其实施路径。

4.归纳总结国内外公民意识培育的成功经验,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

1.文献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和分析,包括学术论文、专著、政策文件、调研报告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研究,从成功案例中寻找公民意识培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对广大公民的生活、学习、工作现状和公民意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公民在公民意识方面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情况。

三、预期成果和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掌握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意识培育策略和方法,以及制定和推广相关政策的基础方法。本研究有以下主要意义:

1.给公民意识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公民意识培育的概念、内涵、原则和现状,对于加强公民意识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

2.指导实践工作:研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意识培育策略和方法,有利于相关部门制定和推广相关政策,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治理效能。

3.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公民意识,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保障公共利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四、研究进度计划

本研究计划于2021年开始,预计2022年底完成。研究进度计划如下:

1.完成文献搜集与整理:2021年6月-7月

2.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实证数据:2021年8月-9月

3.分析数据并进行案例研究:2021年9月-11月

4.撰写论文及报告:2021年12月-2022年10月

5.学术论文发表:2022年底

五、研究团队

本研究的团队成员由具有相关研究背景和研究经验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组成,包括:主持人一名,研究员两名,助理研究员三名。

六、预算

本研究的预算为10万元,包括问卷调查、文献搜集、案例研究、论文撰写、学术论文发表等相关费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