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吴秀萍科研成果.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吴秀萍科研成果
吴秀萍,女,2011-2013 年作为定向博士后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
病预防控制所开展科研工作。合作导师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
制中心周晓农研究员。2014 年以第二完成者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现
工作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工作期间先
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法国食品安全局(AFSSA)和美国农业部(USDA)进行学
习及合作交流。
一、重要科研成果
基于《旋毛虫早期诊断抗原基因及其独特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发现》的研
究项目(编号:2014F10001),作为第二完成者和完成单位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
一等奖”。在国际上率先分离鉴定出了旋毛虫病早期诊断抗原基因—新生幼虫丝
氨酸蛋白酶抗原基因,基于该基因表达抗原所建立的诊断与检验方法不仅从根本
上解决了当前所使用抗原存在诊断盲区的世界性难题,旋毛虫抗原基因独特的
DNA 甲基化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发现更改写了国际上长期以来认为线虫不存
在DNA 甲基化的历史。基于丝氨酸蛋白酶抗原基因的国内外重要应用价值,该基
因已先后申请了包括欧盟、美国等在内的8 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专利保护,目前
已获美国及欧盟发明专利授权。基于所发现基因表达产物所组建的诊断试剂盒已
通过国家卫生部鉴定并应用于我国第二次重要人体寄生虫病调查 (10 省市共
计 12.5 万人份),同时5.0496 万人份已应用于我国重要疫区云南省的旋毛虫病
防控。旋毛虫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投入控制费用最高的人兽共患病病种,免疫学
方法的应用不仅每年可为我国即可节约近20 亿元人民币的检验费用(费用仅为
原方法的1/10,我国年屠宰生猪达7.4 亿头),同时具有巨大的国际市场。食品
安全的优劣关乎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更影响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国际形象,因
此本发明作为公益性发明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主要学术成就
先后主持旋毛虫与华支睾吸虫相关基金课题8 项,作为主要任务完成人参与
基金课题20 项;先后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2 篇,其中SCI 论文43 篇,其中最高
影响因子 10.288;主编学术著作 1 部、参编3 部;作为主要参加人获国际发明
专利2 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 项和二等奖 1 项;国际基因库(Genbank)
注册注释旋毛虫功能蛋白基因102 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