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教学中培养会计硕士的实践能力.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议在教学中培养会计硕士的实践能力
2003年底,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会计硕士 专业学位( MAPC)C ,旨在培养针对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能力、 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 与会计学学术性学位相比, 更加注重实际 能力的提升; 更侧重会计工作的实践要求; 更注重专业学习与职 业的紧密结合;更强调系统性学习掌握关于会计、审计、财务管 理的相关知识, 具有很强的处理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培 养会计专业硕士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会计知 识的运用和实践的教学上。
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产生及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运营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 社会各界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 会计行业在市场经 济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加, 会计专业人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为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产生可 谓势之必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加快,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各企业单 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在增加人数的同时, 会计专业 人才的质量也有待提高。注册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财务分析 师等会计类职业面临着种种挑战,主要体现在:( 1)会计专业 人员职称与其专业能力有所差距,理论与实践未得到充分的磨 合,导致实践能力远不及理论能力, 在其工作岗位上不能胜任企 业任务; (2)会计专业人才在完成业务时未能充分运用其所学, 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将业务与所学结合起来,形成理论与实际脱 节。归根结底,造成现状的原因在于在学习会计知识期间,学生 未能得到充分的实践, 不能自主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实 际中发现问题却未能将问题带到实际中解决。 我们在重视会计专 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不能忽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不仅需要培养专业理论性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
二、会计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构建、打造一支适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 伍,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针体系。 制订校内外双向培养方案, 学生不仅需要校内老师指导学习理论知识, 同时需要一部分校外 教师带领完成校外实践指导, 参与各类项目研究、 财务处理等多 个环节。 吸取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学者、 专家及具有丰富实践经 验的专业会计人员, 共同完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 作。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会计硕士学位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以“ 1+1”校内校 外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完成。 许多课程在给学生构筑理论框架夯实 基础的同时, 也应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以让学生取得会计实务 能力。 通过采取一定的实践性教学, 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 与解决能力。例如,在开设完理论实践课之后,带领学生实地参 观某会计单位, 了解其工作业务、 工作流程及业务详细处理环节 或者为学生播放有关会计实际操作工作的视频, 为学生讲解会计 工作的整个实际操作过程及细节工作。
解剖课堂案例,加强课后练习巩固 会计专业的讲授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上时, 教师讲解的每一个步骤学生都懂、 都能掌握, 但课下自己操作时 还是会有出现各种错误, 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解剖课堂案 例课后巩固的方法。 在课堂上, 教师首先会对所教授的理论知识 进行讲解、阐述,然后通过多重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将每个 案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剖分析并对个别常见难点进行实际操 作,课后巩固时采用举一反三法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投入模拟实验 在熟知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同时进行会计模拟, 这种模拟不仅 需要提供企业模拟环境而且还需要模拟出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 事项以及财务突发情况, 以此锻炼学生的应急应变能力, 提高学 生对市场经济的敏感性。 在实验中应尽量采用真实、 可靠的素材 进行实验, 用真实的实验资料进行模拟, 让学生如同在真实的企 业中完成这一系列业务并从中深刻感受这一模拟过程, 加深理论 知识在实际业务中的运用。 例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会计工 作中从凭证到账册再到报表这一详细过程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 在教师讲解课程结束后, 采用手工全盘账的模拟方式进行课程设 计。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 事先复印好所有的会 计手工帐模拟资料, 再随机分组模拟企业正常运行中所发生的财 务状况, 根据该期限内的财务状况编制该阶段的报表, 每一项经 济业务的发生必须拥有完整的契约,如发票、各类票根等。然后 让学生根据业务情况选择所给的票据进行做账。
建立校外实验基地 虽然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熟悉一定的业务 流程,但在校内的实践活动始终是构建在一个虚拟环境中, 跟外 界实际情况始终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相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