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财务状况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财务状况分析
- PAGE 1 -
内 容 摘 要
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银行面临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作为一名金融工作人员,想通过对在职单位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够充分了解所在单位的未来发展潜力,盈利能力,资本流动性等综合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银行财务分析的方法,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对其财务进行分析并同招商银行的财务指标作对比,比较其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 招商银行 财务分析 指标比较
目 录
1一、我国银行业现状及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发展情况
1(一)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
2(二)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现状
3二、银行财务分析的标准
3(一)西方银行财务分析的种类
3(二)在西方银行的财务分析中作为分析对比依据的标准
5三、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财务状况及分析
5(一)中国工商银行的财务状况
9(二)中国工商银行财务指标分析
13四、中国工商银行财务分析总结
13(一)中国工商银行财务现状总结
14(二)展望中国工商银行的未来
15参考文献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财务状况分析
一、我国银行业现状及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发展情况
(一)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中国银行业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以及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此外,还有政策性银行在特定的领域内发挥其职能。在这些银行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规模和品牌等方面明显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另一个重要优势是隐含的政府担保,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和储户风险意识的提高,银行的资信水平将日益重要。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已有很大的改进,经营管理的内部控制也有显著的提高,不少银行已初步完成管理决策、IT信息系统上的总行集中化控制。但是不可否认,中国许多银行还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不良资产情况仍十分严重。大量的居民储蓄和人民币资本账户不可兑换将在一段时间内为我国银行消化历史问题提供良性的外部环境。中国银行业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公业务,尤其是针对优质大客户的业务竞争会日益激烈。由于其规模、网络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四大国有银行在对公业务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对公业务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银行必须能深刻地理解客户多方面的需求,能够为客户量身订做整体资金解决方案,从而既全面地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从票据、外币、中间业务等费率放开的业务上间接地向客户让利,降低客户的总体资金成本。产品创新的能力离不开银行内部机制的灵活性,也对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国WTO协议,从2003年底开始,外资银行已可以在许多大城市进行人民币对公业务,2007年已经开始进入各项业务。
2.个人业务,尤其是住房按揭、信用卡业务将会成为我国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如上所述,住房按揭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在中国都尚处于发展初期,将面临一个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阶段。按揭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还会促进我国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四大国有银行由于其规模、品牌以及政府的隐含担保,在个人业务的竞争中同样占有优势,但个人业务市场的扩张也将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契机。
3.多业经营将在中国银行业逐渐起步,保险和基金产品的销售代理、理财服务等方面的中间业务收入将会增加。在一些成熟市场经济的国家里,中间业务收入往往是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银行各项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可是,中国对银行的混业经营仍有许多的限制,从中国银行业现有的经营水平和监管水平来说,这种限制是合理的,但是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自然会因此而受到限制。另外,中国客户对中间业务收费的认同度普遍较低,而且由于现阶段的利率管制,银行存贷利差较大,着重争夺存贷款业务是这种条件下的理性商业行为,因而银行很有可能会把中间业务作为争夺存贷款的筹码而免费或低价提供。而且,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往往也意味着现有客户投融资渠道的扩展,很可能会冲击银行的现有业务。综上所述,中间业务收入在近期内不会成为银行业务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