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路由器基本配置1d-路由器基本配置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路由基础
认识路由器:
为什么要有路由器?
网络互连问题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其转发数据是根据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来判断一个帧是否应该转发和应该转发到哪个端口。
交换机扩大了网络的规模,提高了网络性能,但它也带来了几个问题。
交换机的缺陷:
第一,广播风暴。
交换机不能阻挡网络中的广播信息,当网络规模较大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被广播信息充满,引起广播风暴,甚至导致网络瘫痪。
第二,网络互连。
交换机是2层设备,不能完成不同IP网段之间的通信,导致的问题是,如果要不同网络段之间要通信,只能把二者设到同一网段,这样会使得彼此都完全向对方开放自己的网络资源,这从安全角度考虑是不允许的。
路由器的优势:
第一,隔离广播。
路由器用来连接不同网段,各个子网间的广播不会被路由器转发到其他网段,这样可以隔离广播,避免广播风暴。
第二,网间互连。
路由器只转发IP分组,把其余的部分挡在网内(包括广播),从而保持各个网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可以组成具有许多网络(子网)互连的大型的网络。由于是在网络层的互连,路由器可方便地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只要网络层运行的是IP协议,通过路由器就可互连起来。
路由器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如DHCP,数据加密,安全防范等。
路由原理:
当IP子网中的一台主机发送IP分组给同一IP子网的另一台主机时,它将直接把IP分组送到网络上,对方就能收到。而要送给不同IP于网上的主机时,它要选择一个能到达目的子网上的路由器(即网关),把IP分组送给该路由器,由路由器负责把IP分组送到目的地。
路由器转发IP分组时,只根据IP分组目的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选择合适的端口,把IP分组送出去。同主机一样,路由器也要判定端口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网,如果是,就直接把分组通过端口送到网络上,否则,也要选择下一个路由器来传送分组。这样一级级地传送,IP分组最终将送到目的地。
路由器选择下一跳路由器的依据是路由协议,路由协议的运行依赖于路由表。
以上就是路由的基本原理。
路由表
所谓路由表,指的是路由器或者其他互联网网络设备上存储的表,该表中存有到达特定网络终端的路径,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一些与这些路径相关的度量。
下面是路由表的一个实例:
路由协议:
路由器间互通信息进行路由更新,更新维护路由表使之正确反映网络拓扑变化,并由路由器根据度量值来决定最佳路径,这就是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分类:
路由协议有动态,静态和直连之分。
RIP
距离矢量 IGRP
EIGRP
内部网关协议
OSPF
链路状态
IS-IS
动态路由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BGP
路由协议 直连路由协议:路由器直连接口的路由,由路由器自动产生
静态路由协议:管理员手工维护
二、路由器常用命令
为输入命令,IOS软件存在两个主要的 模式.
Cisco IOS 特权模式
交换机命令行帮助工具
上下文提示帮助
控制台错误消息
如果输入命令错误,指出错误原因,并提示你修改
重新回放原来输入的命令,对比较复杂的命令尤其有效
历史命令缓存
提供命令列表和具体命令的可供选择的参数
三、路由器基本配置
路由器的内部结构:
路由器文件流向
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enable
Router#
退出特权模式:
Router#disable
Router
重启路由器:
Router#reload
进入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
按CTRL+Z或者输入命令end可退出配置模式
更改主机名:
Router(config)#hostname myrouter
myrouter(config)#
进入接口模式:
my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my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myrouter(config-if)
路由器的端口默认是关闭的,要用no shutdown打开
为接口添加IP地址:
my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83 255.255.255.0
myrouter(config-if)#
对VTY进行配置,以提供t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