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见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
功能锻炼方法:
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 3-4 次,每次 10 下。(图1)
图 1 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
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图2)
图 2 髋、膝屈伸练习
3 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图3)
图 3 双臂撑起上身,抬起臀部
在骨折的恢复期,特别是术后1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力锻炼,以恢复行走的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
主要方法: 进行坐位与站位的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及肌肉的运动;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能灵活运用,以及下蹲起立。(图4、图5)
图 4 坐位与站位转换 图 5 下蹲起立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方法:
肌力训练是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内容。应在手术后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等运动。(见图1)
术后第 2、3 天,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并可以开始练习直腿抬高锻炼。一开始患者或许不能完成上述动作,可在患肢下垫一软枕。(见图6)
对于骨水泥全髋假体固定可在术后24小时内就可以达到完全固定。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可在术后第 1天就开始站立训练。患者在进行站立训练时,每侧肢体伸直练习脚趾、脚后根的抬高离地锻炼,手术侧逐渐部分负重,练习股四头肌、臀肌收缩舒张,伸直髋、膝关节。(见图7)
图 6 直腿抬高
图 7 脚后跟离地抬高练习
坐位训练:指导和协作患者把患侧肢体移近床旁,靠近床沿放下后坐起,坐起时双手后撑,髋关节屈曲不超过800。由于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和半脱位的体位,因此,术后早期患者以躺、站或行走为主,坐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坐位时的练习包括伸 髋练习、屈髋练习和屈髋位内外旋练习。(见图2、图3)
注意事项: 功能练习时应教育接受全髋置换术的患???避免使其假体超过自身的极限。为了维持股骨头在髋臼内及预防关节损伤,应注意以下几点:
屈髋不能超过 900,上身不要向前弯腰超过 900;
髋关节的内收不能超过中线,膝关节或踝关节不要交叉;
髋关节不能外旋,卧位及翻身时患腿应保持在外展位,坐位时不要向患侧方弯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