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脱硫系统及脱硝技术介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法) 用氨(NH3)作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2,脱氮率可达90%以上 根据所采用的催化剂的不同,其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也不同,一般为300~340℃。由于所采用的还原剂NH3只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而一般不与烟气中的氧发生反应,所以,将这类有选择性的化学反应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基本原理 -又称喷氨法,向炉膛喷氨基还原剂(氨或尿素等),在一定条件下将NOx转化为N2和H2O,降低NOx的排放。 氨法 尿素法 用甲烷CH4、CO或H2等作为还原剂,在烟温550~800℃范围内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成N2。 但是这类还原剂除了与烟气中的NOx反应以外,还与烟气中的残余氧反应,生成水或二氧化碳,因此,还原剂的消耗量比选样性催化还原法高出4~5倍。另外,该反应要放出热量使烟气温度上升。 这两种还原NOx的方法均以催化反应为主要特征,因此,都需要在烟道的合适位置设置催化反应器,系统比较复杂。 (2)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NSCR法) 在不采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将氨作为还原剂还原NOx的反应只能在950~1100℃这一温度范围内进行,因此,需将氨气喷射注入炉膛出口区域相应温度范围内的烟气中,将NOx还原为N2利H2O。也称为高温非催化还原法或炉膛喷氨脱氮法。 如果加入添加剂(比如氢),可以扩大其反应温度的范围。当以尿素(H4N2CO)为还原剂时,脱氮效果与氨相当,但其运输和使用比NH3安全方便。 但是采用尿素作还原剂时,可能会有N2O生成。 (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法) 这类脱氮方法的脱氮效率为40%—60%,而且对反应所处的温度范围很敏感,高于1100℃时,NH3会与O2反应生成NO,反而造成NOx的排放量增加;低于700℃,则反应速率下降,会造成未反应的氨气随烟气进入下游烟道,这部分氨气会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在较高温度下,硫酸铵呈酸性,很容易造成空气预热器的堵塞并存在腐蚀现象,另外,也使排入大气中的氨量显著增加,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适应电站锅炉的负荷变化而造成炉膛内烟气温度的变化,需要在炉膛上部沿高度开设多层氨气喷射口,以使氨气在不同的负荷工况下均能喷入所要求的温度范围的烟气中。 该法的主要特点是无需采用催化反应器,系统简单。 -催化剂一般使用TiO2为载体的V2O5/WO3及MoO3等金属氧化物。 -载体:TiO2 、活性炭或沸石等多孔介质。 -布置位置:除尘器前、除尘器后 发展方向 -改善反应器的反应条件:控制NH3浓度与泄漏 -完善催化剂性能 -寻找中低温工况下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NOx工艺 目前,已经在火力发电厂采用的烟气脱氮技术主要是前述的三种干法脱氮技术,其中采用最多的主流工艺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该法脱氮效率高,无需排水处理,无副产品,但脱氮装置的运行成本很高,系统复杂,烟气侧的阻力会增加。 化学反应原理 以上各个反应均需在催化条件下才能达到所要求的反应速度 (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系统组成和布置 主要由催化反应器、催化组件和氨储存及喷射系统组成。 当采用不同的催化剂来催化NH3和NOx的还原反应时,其适应的反应温度范围也不同。在应用于电站锅炉时,为了适应化学反应的最佳烟温范围,催化反应器需布置在锅炉尾部的不同位置。 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 A、 350℃的温度区间(省煤器出口和空气预热器进口之间) 这一布置方案的温度范围适合于多数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因此,被采用得较为广泛。 主要问题:存在烟气中的飞灰对催比剂的污染、腐蚀、磨损和堵塞,需要选择高活性的催化剂,合理布置催化元件,减轻腐蚀和磨损。 另一个问题是烟气中SO2的存在对脱氮设备的运行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省煤器出口烟气中的SO2的浓度,对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的运行存在一个温度下限,在这一温度以下,氨与烟气中的SO2将形成酸性硫酸铵、这一反应产物会对催化剂造成堵塞,使其失效。 这一温度下限随采用的催化剂的不同而不同,采用铂作为催化剂时,温度下限为225—250℃,采用铜、铬等催化剂时为350℃以下。 在这种布置方式下,脱氮装置的催化剂基本是在无尘、无SO2的干净烟气条件下工作,可以防止催化剂的中毒和避免催化反应器的堵塞、腐蚀,基本不存在催化剂的污染和失效,催化剂的工作寿命可以大大增加。 但是,由于脱硫后的烟气温度仅为50℃左右,因此,在烟气进入脱氮催化反应器之的.必须采取利用外来热源加热烟气的方法,将烟温提升到所需的反应温度。显然,这将使系统更加复杂,并影响系统的综合效率。 B、布置在烟气脱硫装置后 (3)催化剂和催化反应器的形式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使用的催化剂是用Al2O3,或钛作为载体,通常制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