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北京市就医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2卷第 1期 2007年 1月测绘科学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 ingVol132 No11 Jan1基于 G 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北京市 就医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刘钊 , 郭苏强 , 金慧华 , 谢喆 , 吴宪 , 朱小冬(清华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84)【摘 要 】传统上用行政区内每千人病床数等指标来评价就医的空间可达性 , 并未考虑医院 (供给 )与人口 (需求 ) 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及两者可跨越行政区界的潜在相互作用 。基于 G IS的移动搜寻法使用较小普查单元的人口数据 , 解决了内在的人口空间分布问题 ; 移动搜寻域可以跨越行政区界 , 更合理地考虑病人与医院潜在的相互作用 。本 文通过北京市就医空间可达性的实证研究 , 展现了基于 G 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评价方面的 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两步移动搜寻法 ; 空间可达性 ; 北京 ; G IS【中图分类号 】 P20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Ο2307 ( 2007) 01Ο0061Ο031 引言马斯洛提及人类的需求可分成五个层次 , 其中安全的 需求是很重要的一环 , 人类的生存若没有安全 , 那么其他 的需求恐怕将是 “理想 ”。现在毒蛇猛兽不是剥夺人类生命 的关键因素 ,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疾病的威胁 。尤其近来的 各类流感 、 SARS、禽流感等 , 造成民众不小的恐慌 , 医疗 卫生的需求逐渐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 。当人们需要利 用医疗资源时 , 能否和大环境所提供的医疗资源配合呢 ? 如何调控医疗资源 , 让它能更公平的惠及每一个人 ? 毕竟 “健康是人类的权利 , 卫生服务要求公平 (WHO, 1977 ) ”。 就医的空间可达性就是通过对医疗资源 (供给 )与居住人口 (需求 )空间分布差异性的研究 , 评估区域内各部分就医的 便捷程度 , 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医疗资源的区域规划提供 参考 。2 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区域可用性 ( regional availa2 bility)和区域可达性 ( regional accessibility) [ 1 ] 。区域可用性 方法表达为区域内病床数或医生数 (供给 )与人口 (需求 )的 比值 , 简便且易于操作 。使用到的区域通常都具有预先确 定的行政边界 , 例如城市 、行政区块或普查单元等 , 因此 病床数和人口数据准备好后就可以直接应用 。区域可用性 方法有两大假设 : ①区域内的居民到本区域医院就医具有 相同的可达性 ; ②区域内的居民只到本区域医院就医 。但 这两大假设都存在着问题 : 大多数情况下假设 ①是明显不 成立的 , 尤其是当区域很大 (例如一个城市 )时 , 使用较小 的普查单元或者更小的区域单元数据能够改善或克服这一 问题 ; 但区域越小 , 居民就越可能跨越区域就医 , 这样又 违反了假设 ②; 而如果保证假设 ②成立 , 通常情况下区域 又必须充分大 。因此这两个假设并不易调和 。区域可达性方法则基于重力模型考虑了不同区域里供作者简介 : 刘钊 ( 1967 Ο) , 男 , 江苏 扬中人 , 清华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研 究所副教授 、副所长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城市信 息化等 。给予需求两者复杂的相互作用 , 解决了区域可用性方法存 在的问题 。但是区域可达性方法需要较多的数据支持 : 供 给与需求的空间位置 [ 1 ] 、交通网络 、出行时间 、距离衰减 函数中的摩擦系数等 [ 2 ] , 而这些数据并不能轻易获得 。两步移动搜寻法主要是在区域可用性方法的基础上发 展形成的 。两步移动搜寻法使用较小普查单元的人口数据 , 解决了内在的人口空间分布问题 ; 移动搜寻域可以跨越行 政区界 , 更合理的考虑病人与医院潜在的相互作用 ; 能够 在 G IS环境下实现 , 具有直观易操作性。因此两步移动搜 寻法在公共服务可达性评价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两步移动搜寻法早期的移动搜寻法 (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FCA method) 减少了区域可用性方法存在的问题。例如 Luo将 其运用到美国 Illinois缺医地区的判定 [ 3 ] , 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 。Luo首先假设了一个就医出行的极限距离 ( 15 英里 ) , 并以普查单元的中心为圆心 、 15英里的极限距离为半径建 立圆形搜寻域 , 搜寻域内医生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值被定 义为这一普查单元的空间可达性 。然后相同的搜寻域从一 个普查单元中心移动到其他普查单元的中心 , 重复上述计 算 , 得到研究区内各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