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微观第五章成本理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成 本 理 论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一、生产成本 Product cost
生产成本指企业对所购买和使用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又叫经济成本。
二、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使用一定量生产要素于特定用途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于其他生产用途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三、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 Explicit cost
显成本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又叫会计成本,帐面成本。
例如:某厂商雇佣一定量工人向工人支付的工资,从银行贷款支付的利息,租用一定数量土地向土地主支付的租金都是显成本,
从机会成本角度说,这笔支出的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相同的要素使用在其他最佳用途时能得到的投入,否则这个企业就不可能购买或租用到这些要素,并使用它。
2. 隐成本 Inexplicit cost
隐成本指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例如 使用自有资本应支付的利息
使用自有土地应支付的地租
自己管理企业应得的薪金——正常利润,
对企业来说,这些隐含的支出应记入成本中。
从机会成本角度说,隐成本就是企业自有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否则厂商会把自有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报酬。
生产成本 = 显成本 + 隐成本
四、经济利润(利润)
1.经济利润 = 总收益 — 生产成本
2.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是隐成本的一部分。
当厂商经济利润为0时,即总收益=生产成本,厂商仍然可以得到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把自己留在该企业内的必要条件。否则,企业必将受雇于他人。
第二节 短期成本
一、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Q=f(L, K) 说明在K投入固定前提下,可变要素L投入量和产量Q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反过来理解:厂商可以根据不同的产量水平来确定相应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假定要素价格w和r给定,则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的短期总成本就是产量的函数。
STC=STC(Q)=W*L(Q)+r*k =TVC(Q)+TFC
短期内,总可变成本TVC(Q)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
总固定成本TFC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如图1:
总成本STC随着产量Q增加而增加。
成本函数的推导:已知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Q=f(L,K)
等成本方程 C=wL+rK
成本函数 C=f(Q)
例:某企业技术部门估计出该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4(KL)1/2 , Q=每月产量,万件;K=每月资本投入量,万台;L=每月雇用的人工数,万工时;工人每万工时的工资为8000元;资本每万台的费用为2000元;短期资本投入量固定为10万台。求:短期总成本函数、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和短期边际成本函数。
长期总成本函数、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二、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和短期总成本
1、总固定成本TFC及曲线 如图2a
(1)总固定(不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产品对不变要素资本支付的成本。
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成本:房租、折旧费、贷款利息、研发成本。
总固定成本是一个常数,不随产量Q变化而变化。
(2)总固定(不变)成本曲线是水平线。
2、总可变成本TVC及曲线
(1)总可变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产品对可变要素支付的成本。
如: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的成本:原材料费用、工人工资。随Q增加而增加。
(2)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倾斜的曲线。如图2b
(3)一种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与总可变成本曲线关系 如图3
①边际报酬递增,TPL以递增的速度上升,向上凹
随Q增加,总可变成本曲线TVC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向下凹。
②边际报酬最大点,叫拐点,边际产量最大值点,也是边际成本最小值点,TVC曲线斜率最小。
③边际报酬递减,TPL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向下凹
随Q增加,TVC增加速率加快。TVC向上凹。
3、短期总成本STC及曲线
(1)短期总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对所有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STC(Q)=TVC(Q)+TFC
(2)STC曲线是从纵轴上固定成本点出发的与TVC曲线形状相同的一条曲线。
三、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
1、平均固定成本AFC
(1)平均固定(不变)成本:
是指平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AFC(Q)=TFC/Q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