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与哥伦布同舟远航高效课堂.docx

发布:2020-02-21约1.4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高效课堂——参与式课堂 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 课题 7、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设计者 张智俭、杨召元、 吴玲燕 授课年级 九年级 授课时数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了解并归纳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及条件,了解哥伦布的远航探险及其发现,知道他是新大陆的发现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查阅有关哥伦布航海活动的历史资料,运用编排历史课剧本、讲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历史,以培养学生写作和表演才能,体现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航海家勇于开拓,不畏艰险的人格魅力,领略美洲大陆的风土人情,学会与周围人和谐、友好地合作,感受集体的智慧力量。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地理大发现”的热潮,一个大探险的时代到来了。提问:那时候有哪些探寻新航路的航海家?最著名的是谁?(学生答略)哥伦布的航海事业,使美洲大陆不再孤立于两片大洋之间,使世界各地开始发生日益紧密的联系。你想了解500多年前美洲大陆那独特的风土人情吗?你想去倾听那巨浪滔天的历史述说吗?今天我们就来筹备一次远航,请大家参与进来,让我们与哥伦布一起同舟远航。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 老师介绍分工。首先,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第一剧场”去看看年轻时代的主人公——哥伦布。 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表演,你认为哥伦布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学生答略) 在剧中,刺激人们到东方寻求财富的书叫什么名称?(学生答略)既然马可·波罗能来到中国,说明当时欧洲早就与东方有贸易来往,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 (板书原因) 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哥伦布,你认为应该带那些东西才能顺利出海航行(略) 提问:当时远航具备哪些条件?(教师边介绍边板书)我们事先要求大家自己动手制作航模,请展示你们的佳作。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自己掌握的关于哥伦布航船的知识. 现在,再让我们一起看看哥伦布的远航计划是如何实现的?请看第二组的表演。 提问:哥伦布出行代表哪个国家?(学生答略)讨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板书)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 ????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哥伦布到底有没有找到陆地?请看第三组表演。 提问:哥伦布何时到达美洲?(学生答略)教师强调10月12日,每年这一天,欧洲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哥伦布称当地人为什么?提问:印第安人一词如何解释?“西印度群岛”、“美洲”等称呼的由来? 就在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之前,我国明代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你认为他们谁更伟大?相声表演《郑和与哥伦布之比较》(表演略) 出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表》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讨论:说说你心目中的哥伦布与郑和。活动:辩论哥伦布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学生分两大组辩论) 提问: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哥伦布?师总结。 请你构思出更新的航线来。 三、课堂检测 四、[归纳引申,巩固新知] 谈谈你这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学生表演历史剧:第一场《街头之争》 第二场:《艰难的里程》 第三场:《美洲到了》 学生讨论,发言。 活动:学生上黑板绘制新航线路线。每组找一个学生边画线路边讲解。 板书设计 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国家 时间 成就 评价 课后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