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单位工程名称 海景颐园一期24-5地块 分部(分项)
工程及工种名称 钢管脚手架搭设
架子工 交底时间 交底人 交底单编号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1、严格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作业前先检查作业区四周的环境及施工用具、防护设备的安全、完好等情况,在符合安全要求,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十个不准。
架子搭设人员必须经特种作业和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和体检合格后才能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工作。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架子工必须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及操作规程的要求搭设。
搭设前要对材料、配件进行检查、筛选,凡严重锈蚀、薄壁、弯曲、裂变的钢管和变形、裂缝、螺栓、螺纹损坏的扣件不能使用。
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时,严禁脚手架的搭设作业。
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或加设垫木、垫板,使其有足够的承载力,并设纵、横向扫地杆;脚手架的底部应考虑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后脚手架步层的不均匀沉降。
脚手架的构造尺寸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与墙面应设置足够和牢固的拉结点,不得随意加大脚手杆距离或不设拉结,造成架子变形或倾倒;内立杆与墙面间按规定进行防护,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连墙杆、剪刀撑以及必要的拉绳和吊索,避免发生偏斜和倾倒。脚手架主要杆件的搭接点必须错开。
脚手架上人斜道应有独立的支撑系统,转角平台应不小于3平方米,斜道坡度不得大于1:3,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各临边、洞口,暂时使用通道必须及时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栏;安全网挂设应严密牢固,不留空隙。
脚手架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每步设1.2米高的防护栏杆和0.3米高的踢脚杆;顶端必须按规程要求封顶;顶排的扶手栏杆不得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1.2米和1.8米。
11、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捆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脚手片完好无损。
12、脚手架与各类输电线路的距离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否则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搭设时,必须注意安全,谨防杆件碰及高压线和伤人。
13、脚手架应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并有可靠的接地装置。经过脚手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谨防破皮漏电,电动机具必须与钢管脚手架接触时,要有良好的绝缘。
14、操作层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严禁将模板支撑、缆风绳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不准在脚手架上隔运料滑槽,搭设受料平台,不准采用斜拉、斜吊或从脚手架上进料。
15、大风、大雨后,应对脚手架进行仔细检查,发现立杆沉陷、悬空、接点松动、架子歪斜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16、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项目经理 被交底人签名 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及其它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
工程及工种名称 竹脚手架搭设
架子工 交底时间 交底人 交底单编号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严格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作业前先检查作业区四周的环境及施工用具、防护设备的安全、完好等情况,在符合安全要求,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十个不准。
架子搭设人员必须经特种作业和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和体检合格后才能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工作。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架子工必须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及操作规程的要求搭设。
搭设前要对材料进行检查、筛选,竹脚手架的竹竿要求挺直、质地坚韧,不得使用青嫩、枯脆、腐烂、蛀虫及裂纹连通两节以上的竹竿。竹脚手架绑扎用的铅丝无锈蚀,双股并列捆扎。
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时,严禁脚手架的搭设或拆除作业。
竹脚手架立杆需深埋地下30cm以上并支在垫(块)木上,基础夯实后落地顶撑支设在木块或水泥垫块上,并设纵、横向扫地杆;立杆基础埋深上部分采用砼浇筑的可不设扫地杆;脚手架的底部应考虑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后脚手架步层的不均匀沉降。
毛竹外架采用2根并联8号铅丝加套管的柔性拉结点;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立杆、剪刀撑、大横杆和其他杆件均采用搭接,且用不细于10#铅丝双股捆扎3道以上;小横杆设置在大横杆的下方,顶撑的上端。
脚手架上人斜道应有独立的支撑系统,转角平台应不小于3平方米,斜道坡度不得大于1:3,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各临边、洞口,暂时使用通道必须及时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栏;安全网挂设应严密牢固,不留空隙。
10、竹脚手架步距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