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中国现当代文学李兴娟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1917——1999);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绪 论(1);绪 论(2);绪 论(3);第一编 20年代(1917-1927)的文学;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动力和背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次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清算,必须同时去除那些作为封建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和文言文,于是,他们极力推动一场旨在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 ;
◆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
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震动了文坛;同年2月,陈独秀
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
学革命论》,进一步举起了文学革命的
大旗,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革命开始后,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
◇一是批判旧文学
◇一是探索如何建设新文学
对于怎样建设新诗、新小说、新戏剧,文学革命的先驱们也进行了探讨。 ; 文学革命的重大实绩:
◆ 白话文全面推广。
◆ 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 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 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最主要的)。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流派的蜂起;◆文学革命要彻底否定旧文学,但是到底如何建设新文学呢?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对此进行过积极讨论,也提出过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又大都是借鉴过外国文艺运动或文学创作的经验。
◆文学革命的发动者们还通过作品翻译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向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新鲜的现代气息。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实际上构成了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 二、文学流派
◆小说方面:乡土小说流派; “自叙传”小说流派;
◆诗歌方面:自由诗;新格律诗派;象征诗派;
◆散文方面:以议论为主的杂文;以记叙、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的“美文”;
◆戏剧文学方面:社会写实剧;抒情浪漫剧;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论争 ;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一);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二);
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 ; ◆在文学观念上 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观念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
◆在文学内容上 体现着现代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洋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在语言和形式上 摒除文言文,用白话写作,广泛吸收运用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手法,促使文学语言和形式更适于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发展相联结,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在文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文学的现代化,从而揭开了现代文学光辉的第一页。 ; 20年代小说(一)?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 (一)问题小说
五四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同时,启蒙运动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变,“重新估价一切”的口号十分响亮。但否定旧的传统以后,对新的人生价值把握不准,人们有面临新的彷徨和怀疑,于是,探究人生和社会的“问题小说”便应而生,从而形成了亮相最早、声势最大的“问题小说”流派。其探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生究竟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有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现实的黑暗等诸多问题。 ; (二)乡土小说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所谓“乡土文学”,就是作家真切地展示出一个地方的特殊生活风貌的小说。
“一个地方”,主要指作家故乡的农村或小市镇。“特殊生活风貌”,或有农村或下市镇生活的衰败,或点缀着冷酷的野蛮的习俗,或在悲壮的背景上加上了美丽,且又时时在伤感的故乡风中隐现着乡愁。人物总有一种特异的性格和心理,环境又都特别渲染着异乡的风物和习俗。 ;??(二)、乡土小说 ; ◆乡土小说的基本特征
◆最初实践“乡土小说”的作者,并不是始终扎根乡土的作家,而是流寓北京、上海等都市,受到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洗礼的青年。
◆“乡土小说”作家在集中表现农村和农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