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与填空题解题技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择题 选择题是中考必考题型之一,三个“干扰项”要求:一要干扰,二要干扰有效,三要干扰出考生的典型错误.于是干扰是命题者的初衷,也是评价选择题的一项重要标准.我们列出选择题选项设计的四种常见“干扰项”设计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选择题解题技巧的理解. 1.概念混淆法——用于概念性较强的试题. 例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启发】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2.条件疏漏法——疏漏隐蔽条件 例2: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 【启发】在平时的解题中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练就一双发现题目隐含条件的慧眼. 3.计算差错法——误用、错用公式、法则导致计算差错 例3: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 C.x>3 D.x ≥3 【启发】本题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一是弄反不等号方向,二是弄丢等号;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细心观察,反复体会,熟练掌握各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努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A.502 B.503 C.504 D.505 4.推理错乱法——推理不合逻辑造成的错误 【启发】推理的依据是数学的定理、公理和法则,如果不能熟记,则就有可能产生推理错误. 例4:将正方形图1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结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 1.直接法: 逐一判断——推出结论——对号入座 例5: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 ) A.x2+3=0 B.x2+2x=0 C.(x+1) 2=0 D.(x+3)(x-1)=0 2.特例法: 用特殊值(特殊图形、特殊位置)代替题设已知条件. 例6:△ABC中,AB=AC,∠A为锐角,CD为AB边上的高,I为△ACD的内切圆圆心,则∠AIB的度数是( ). A. 120° B. 125° C. 135° D. 150° 3.排除法 例7:[2016·自贡]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反比 例函数y=与正比例函数y=b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像是( ) 例8:已知 为正整数,则实数n的最大值为( ) A.12 B.11 C.8 D.3 【评析】代入法适应于题设复杂,结论简单的选择题.若能据题意确定代入顺序,则能较大提高解题速度. 4.代入法: 逐一代入,进行检验. 例9 (1)(山东济宁)已知ab=4,若-2≤b≤-1,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4 B.a≥-2 C.-4≤a≤-1 D.-4≤a≤-2 5.数形结合法.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作出正确的判断. (2) 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 a ≠ 0) 的图象如图所示 , 若 | ax 2 + bx + c | = k ( k ≠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k <- 3 B. k >- 3 C. k < 3 D. k > 3 6.极限法 (2)[2016·镇江] 有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B=AC=5,BC=3,小明将它 沿虚线PQ剪开,得到△AQP和四边形BCPQ两张纸片(如图所示),且满足 ∠BQP=∠B,则下列五个数据15/4,3,3.2,2,5/3中可以作为线段AQ长 的有_______个.【A. B. C. D.】 7.估值法——合情猜测、粗略估算 综上,解选择题要充分利用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新信息,把常规题变为特殊技巧的快速解答题,避免“小题大做”. 填空题 在解填空题时要做到: 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作; 稳——变形要稳,不可操之过急; 全——答案要全,力避残缺不齐; 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 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同选择题一样,填空题也属客观题,其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不能大做”,解题的基本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