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信.pdf

发布:2017-08-23约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信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信翟永昌,李永丽(天津大学电力及自动化工程系,天津300072) 1引言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用于实现对变电站内设备和进出供电线路的监视,控制,保护,开关闭锁,远方信息交 换。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一般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都实现了分散分布式的结构,将整个 系统分为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变电站层包括综合操作屏、应用主机、实现软件开发和管理的工程师主机、全站 性的监控、通讯、远动主机;间隔层一般按断路器间隔进行划分,每个间隔层设备实现一个断路器的功能。 间隔层有很多保护测控装置,怎样实现这些测控装置与变电站层的各主机的通讯,保证数据传输的速率与 质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就成为通讯模块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CAN总线能满足这些条件,实际运行中也被大量 的使用。现场运行表明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符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讯 的要求。 如图1所示,基于CAN总线的间隔层与变电站层的数据通讯系统组织原理图。其中从保护测控装置到PC (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的数据传输由数据通信模块实现,主要包括三部分:RS-485/CAN转 换,CAN总线,CAN到PC机的通讯。 下面针对数据通讯系统分别介绍各部分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 2RS-/CAN的转换 间隔层的测控设备一般都留有485口,既可以保证数据通讯的质量和距离,又方便于测控设备微控制器的开 发。要使系统的CAN总线正常工作,首先需要进行RS-485(串行接口链接标准)与CAN总线的数据转换。 图2为RS-485/CAN转换设计方案示意图。图中:DS96176为RS-485的总本文来自 / 试验设备网 转载请标明出处。线收发器; SJA1000为CAN控制器; 6N137为光电隔离; 82C250为CAN总线收发器。 这样,在微控制器中加载适当的数据收发和转化程序,就可以实现RS-485/CAN的转换。 3CAN总线 现场总线的种类很多。CAN总线由于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广泛采用。 CAN总线的主要特点: (1)CAN为多主方式工作。网络上任一节点、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的其他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 从,通信方式灵活; (2)CAN采用短帧结构。数据帧中的数据最多为8个字节,这样不仅满足了控制领域中传送控制命令、工作 状态和测量数据的一般要求,而且保证了通信的实时性。CAN网络上的节点信息分为不同等级,可满足不同的实 时要求。高优先级的数据最多可在134μs内得到传输; (3)CAN采用非破坏性总线总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信息时,优先级较低的节点会主动退出发送, 而高优先级的节点可不受影响地传输数据。CAN的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10km(速率5kb/s以下);通信速率最 高可达1Mb/s(通信距离40m以下)。CAN节点在自身发生严重错误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功能,从而保证网络 上其他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 目前变电站层大多采用工业PC机,为实现PC机与CAN总线的连接,就需要设计它们之间的通信方案。 4CAN总线与上位机(PC机)通信方案设计 CAN总线与PC机的通讯方案主要有三种。CAN总线通过232口与PC机通讯;CAN总线通过PCI总线与PC机通讯; CAN总线通过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口与PC机通讯。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设计方案及优 缺点。 4.1 CAN总线通过口与PC机通讯 (1)RS-232特点 RS-232适合于相对慢的数据速率(20kb/s)和短距离内(典型的50ft)进行单端数据传输。抗噪声干扰 的能力差,尤其是共模噪声固有的耦合到信号系统中,影响了传输距离和质量。 (2)设计方案 如图3所示,硬件上主要由CAN收发器、CAN控制器、单片机、电平转换组成。CAN总线收发器82C250接到CAN 总线上,收发器将数据传给CAN控制器SJA1000,CAN控制器通过地址/数据总线并行发给8051,在8051内转换为 串行数据,经其串口传到MAX232,TTL电平经MAX232转换为RS-232电平,数据就与PC机的COM口建立了通讯。 (3)评价 由于RS-232不能很好的满足变电站数据传输速率和距离的要求,且抗干扰能力较差,这样的方案在现场运 行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4.2 CAN总线通过PCI总线与PC机通讯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