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病毒传播的方式特点及防范技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局域网病毒传播的方式特点及防范技巧
摘要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病毒来自于一次偶然的事件,那时的研究人员为了计算出当时互联网的在线人数,然而它却自己“繁殖”了起来导致了整个服务器的崩溃和堵塞,有时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计算机资源的损失和破坏,不但会造成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有可能造成社会性的灾难,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日益严重,反病毒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了。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危害
目 录
第一章 计算机病毒介绍 1
1.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1
1.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
1.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2
第二章 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形式 4
2.1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现象 4
2.2计算机病毒发作后的表现现象 6
第三章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8
3.1软盘 8
3.2光盘 8
3.3硬盘 8
3.4 BBS 8
3.5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 8
3.5.1 E-mail 9
3.5.2邮件附件 9
3.5.3 Web服务器 9
3.5.4文件共享 9
第四章 病毒的防治 10
4.1病毒防治的意义 10
4.2病毒的预防 10
4.3计算机病毒如何处理 11
第五章 星星网吧病毒防治 13
5.1 网吧中毒过程 13
5.1.1 尼姆达的传播方式 13
5.1.2 中毒后的表现形式 13
5.1.3如何消灭病毒 14
5.2 网吧的病毒防治 14
5.2.1安全维护从布线做起 14
5.2.2合理选购硬件防火墙 16
5.3安全防护的三个重要模块 18
5.4局域网内部安全措施 18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计算机病毒介绍
1.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而在一般教科书及通用资料中被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或操作系统漏洞,由被感染机内部发出的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最早出现在70年代 David Gerrold 科幻小说 When H.A.R.L.I.E. was One.最早科学定义出现在 1983:在Fred Cohen (南加大) 的博士论文 “计算机病毒实验”“一种能把自己(或经演变)注入其它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启动区病毒,宏(macro)病毒,脚本(script)病毒也是相同概念传播机制同生物病毒类似.生物病毒是把自己注入细胞之中。
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病毒来自于一次偶然的事件,那时的研究人员为了计算出当时互联网的在线人数,然而它却自己“繁殖”了起来导致了整个服务器的崩溃和堵塞,有时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产地信息,从大量的统计分析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出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1.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