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里店车站主体结构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6-11-21约1.3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TBM试验段 五里店车站主体结构脚手架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徐向前 复核:伍志勇 批准:叶康慨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0年四月 五里店车站主体结构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1)五里店车站主体结构图(施工资料); (2)中铁隧道集团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TBM试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TBM试验段五里店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01); 1.2编制原则 在深刻理解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TBM试验段工程施工中的特点、难点的基础上,按照“技术领先、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本着严格遵守合同、履行义务,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完成工程的原则,并根据本合同的工程地理环境、气侯,交通运输材料供应等情况综合考虑编制。 1.3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侧墙、框架柱、环线站台层、站厅层、顶板(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脚手架施工及其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地理位置 五里店车站位于五里店立交东侧,朝天门大桥西侧引道下,快速路五纵线和三横线的交汇处,是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TBM试验段起点车站,同时也是轨道交通枢纽站,与环线垂直换乘,见图2-1。 2.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上层滞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原始丘包和斜坡地段地势高,表层松散土体薄,无地下水存在;原始沟槽地带成为地表水的汇集场所,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原始地形沟谷地带的覆土层和强风化带岩层中;下卧基岩以透水性差的泥质岩类为主,基岩裂隙中会赋存地下水。场地地下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水量大小与降水因素关系密切,受气候和季节性变化较大。 场地内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水量较小。根据相邻场地及当地建筑经验综合判定场区内受大气降水补给的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图1 轨道交通六号线五里店车站地理位置图 2.3工程设计概况 五里店车站设计为地下三层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结构施工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长238.6m,有效站台长度为119.998m,大、小里程端宽分别为50.25m、51.30m,站台中心里程为YDK17+582.201,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YDK17+437.958,终点里程为YDK17+678.301,顶板最大覆土厚度3.5m。依据地勘报告及设计图《五里店主体结构》,在16轴~1/16轴间设一道变行缝,西段采用筏板基础,东端采用桩基础。 2.4脚手架概况 在施工侧墙(立柱)、环线站台层、站厅板、顶板主体结构时,采用φ48,δ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根据计算脚手架纵向(沿线路方向)间距0.8m,横向间距0.8m,步距1.2m,满堂架底部设置横向、纵向扫地杆,扫地杆紧贴底板混凝土,纵向、横向均5m间距设置正、反剪刀撑。梁底部脚手架在纵、横向上分别加设一排钢管支架,梁底脚手架间距:纵向0.4m,横向0.4m,步距1.2m。 D轴侧墙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根据计算脚手架纵向(沿线路方向)间距1.5m,横向间距1.05m,步距1.35m,双排架底部设置横向、纵向扫地杆,扫地杆紧贴底板混凝土,内外侧纵向每3m设置剪刀撑。 标准段各结构物参数为:底板~环线站台层高6. 7m,环线站台层~站厅层高6.2m,站厅层~顶板层高6.35m,侧墙厚0.8m,环线站台板厚0.7m,站厅板厚0.4m,顶板厚0.8m,顶板梁高2m。 三、施工总体部署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主体结构工程先施工C1段(11轴~变形缝),待变形缝~32轴基坑土方开挖、基础桩施工完成后,形成分段、分步平行施工流程,从变形缝~32轴依次推进。 施工段主要依据施工缝设置划分,尽量减少施工缝,以减少渗水通道。整个车站划分为8个施工段,施工分段长度控制在30m。因TBM从本车站大里程端头始发掘进,为配合TBM 于2009年9月份进场组装以及正常掘进,所以施工以C1段为起始段,加强资源投入,科学组织,规范管理,确保工期。 四、资源配置 4.1管理及施工人员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成立架子班组,共90人,负责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成立文明施工班,共15人,负责场地保洁。 4.2材料及设备需求量 根据分段工期安排,投入2套底板、1套站台层满堂脚手架(以标准段30m所用材料为一套),施工高峰期拟投入3套底板、2套站台层满堂脚手架,依此制定材料需求量见表1: 表1 脚手架工程主要材料及设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