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金模具设计实训说明书.doc

发布:2016-11-21约4.7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金模具设计实训说明书 题 目: 限位板模具设计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起止日期: 2010-5-24至2010-6-12 目  录 ? 1 设计任务书 1 2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2 3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 4 4 主要设计计算 6 4.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 6 4.2 冲压力的计算 8 4.3 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9 4.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0 5 模具总体设计 11 5.1 模具类型的选择 ? ? 11 5.2 定位方式的选择 ? 11 5.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 12 5.4 导向方式的选择 12 6 主要零部件设计 12 6.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 ? 13 6.2 定位零件的设计 ? ? 15 6.3 导料板的设计 ? ? 17 6.4 卸料部件的设计 ? 19 6.5 模架及其它零部件设计 ? ? 21 7 模具装配与总装图 ? ? 23 8 冲压设备的选定 ? ? 25 9 冲压工艺卡 ? ? ? 28 参考文 献 33 设计总结及体会 34 1、设计任务书 设计课题 限位板模具设计 日 期 2010-5-24 单 位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指导教师 学号姓名 材料为A3, 料厚t=1.5mm 生产批量:大批量 任务要求: 1、准备相关设计资料和手册,了解当前冲压模具的发展的状况 2、分析冲压件工艺性,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3、进行相关工艺设计计算 4、进行模具的总体设计 5、进行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6、绘制模具装配图及指定模具零件零件图 7、选择冲压设备 8、填写冲压工艺卡 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A3, 料厚t=1.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材料分析 A3钢(即Q235A)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有一孔,经计算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6.88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lmin≥1.5t=2.25mm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精度分析: 零件上只有一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2-53查得其公差要求属IT11,所以 复合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对于未标注公差尺寸按IT14精度等级查补。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复合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3.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复杂,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现对复合模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查表2-31,当材料厚度为1.5mm时,可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3.8mm,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6.88mm,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4 主要设计计算 4.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分析零件形状,应采用直对排的排样方式,零件可能的排样方式有图2所示两种。 a b 图2零件的可能排样方式 比较方案a和方案b一个步距地材料利用率如下图3: 图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