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技术的诊断治疗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技术的诊断治疗分析
桃源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700
【摘 要】目的:探析宫腔镜技术运用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且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基本依据,比较检出阳性率。结果:与超声诊断相比,宫腔镜的诊断阳性率高,比较差异明显(Plt;0.05);同时,行宫腔镜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改善,而部分宫颈管息肉和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症状改善,需要与激素药物相结合治疗。结论:临床上给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诊断,可以提高检出率,并且采用宫腔镜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治疗
异常子宫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临床表现以月经量多、不规则出血、痛经以及腰酸等症状,患者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导致贫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诱发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当前临床上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超声、腹腔镜、宫腔镜等,其疗效也不同。因此,本文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治疗中运用宫腔镜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3个月-4年,平均(2.1plusmn;1.4)年,年龄22-60岁,平均(40.9plusmn;12.6)岁。入选标准:①符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标准;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宫颈、阴道疾病诱发的出血;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精神异常或者障碍者。
1.2方法
1.2.1手术器械
选择storz宫腔镜电切镜和检查镜,其中宫腔镜电切镜为12deg;,宫腔镜检查镜为30deg;,冲洗液为等渗冲洗液,膨宫压力一般为80-120mmHg,宫腔镜电凝功率和电切功率分别为50W、80W。
1.2.2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清洁阴道,对患者进行阴道彩超检查,术前晚,将400mu;g米索前列醇放置在患者阴道内,对宫颈管进行软化,术日清晨,叮嘱患者保持禁食状态。
1.2.3术中诊疗
在术前超声检查中,如果显示子宫无异常,应该先运用宫腔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常规对外阴阴道进行消毒,消毒宫颈管碘伏棉签后,运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宫颈管浸润麻醉,置入宫腔镜检查,如果提示宫颈管、宫腔形态正常,则行诊刮术,对局部隆起可能发生病变的子宫内膜进行清除;如果宫腔镜提示宫颈管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或者子宫内膜息肉,则给予患者静脉麻醉后,对患者进行子宫肌瘤电切术、宫颈管息肉电切术或者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在术前超声检查中,如果显示接近宫腔或者宫腔存在明显占位性病变,或者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口存在子宫粘膜下肌瘤,应该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运用宫腔镜对宫内占位性病变的蒂附着部位、色泽以及大小等进行了解,然后运用Hegar扩宫器对宫颈管进行扩张,并将电切镜置入,在宫腔镜的直视下,对患者行子宫病灶电切术。在TCRM术中,为了减少出血量,对于继发性重度贫血且体积较大的壁间内突肌瘤患者,应该先运用米非司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处理,使肌瘤体积缩小,使瘤体血供减少,从而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对于直径ge;3cm的肌瘤,应该在超声引导下开展宫腔镜电切术,使肌瘤组织的影像清楚显示出来,使瘤体遗漏减少,使手术时间缩短,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手术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超声和宫腔镜的检查结果,并且记录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其中月经量lt;80ml,行经3-7d,且月经周期为26-28d以上,则可以判断为症状改善[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5统计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运用X2检验检出率对比,以Plt;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的阳性率对比
相比较超声检查而言,宫腔镜检查的阳性率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lt;0.05),见表1。
3.讨论
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中,宫腔镜是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相比较B超检查而言,宫腔镜能够发现细小的病灶,可以对宫颈管和宫腔内病变进行检视,定位取材,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传统诊刮检查相比,更可靠、准确以及直观,可以使漏诊减少,使诊断准确率提高,被公认为诊断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