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测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总第42课时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元测试(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50分)
1、在哪一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 )A.1982年 B.1985年 C.2001年 D.2005年
2、下图为PPE怪圈,它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它表明: ( )A.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部分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D.质变是量亦变的必然结果
3、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 ( )A.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循环再生
C.废物资源化 D.生物相互依存
4、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 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急剧增长
5、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A.人口爆炸、资源枯竭、土地沙化 B.地震、火山、水灾、旱灾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 D.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6、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毁林造田、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 (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 D.空气污染严重
7、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依次是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C.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8、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标志是 ( )A.生物种类减少 B.食物网简化C.生产者遭到严重破坏 D.分解者增多
9、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少用烟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的能源 ⑥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10、保护环境的两大重要措施是 ( )A.治理“三废”和植树造林 B.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C.封山育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D.减少城市规模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11、下列哪项不是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原因 ( )A.砍伐热带雨林 B.燃烧大量的石油产品
C.世界范围内初级生产量的增加 D.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扩展
12、现在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和“免赠贺卡”的出发点是 ( )A.保护森林资源 B.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C.减少固体垃圾量 D.节省开支
13、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动物行为的多样性
14、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 )A.五灵脂、海鳔蛸、蝉蜕等都是常用的药物
B.生态系统中的各种野生生物都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灭,就无法再生
D.野生生物种类繁多
15、紫茎泽兰具有外来引进植物的许多特点: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光合效率高,能产生毒素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并能毒害动物。试判断引入紫茎泽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A.增加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 B.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C.改变其他物种的生活习性 D.改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6、下列除了哪项外都是环境保护允许的( )A.消灭有害生物 B.植树造林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17、从遗传学角度看,通过保护濒危物种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保存物种的基因库 B.实施细胞核移植并进行胚胎移植C.有限的濒危物种个体间近亲有性繁殖 D.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
18、下图表示1900、1950及1980三年,在甲桥上游20公里至下游40公里的范围中,测得的河水溶氧量。假设河水的溶氧量是与污染程度成反比关系,则下列有关图的叙述,何者正确? ( )A.在1900年时,甲桥附近地区的污染比1950年时严重B.由于环保意识的抬头,从1900年到1980年的80年间,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似乎有持续改善的趋势C.在1980年时,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