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实施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泥稳定碎石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试验路段选择与实施计划 根据试验路段的相关要求, 结合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定K136+630—K136+830段共计200m的南半幅底基层作为该工程的基层试验路段,采用振动成型法进行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结合天气预报,计划于2014年5月8日(天气晴,温度7~22℃,微风)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施工摊铺宽度9.7m,压实厚度20cm,试验段所需水泥量为39.11T(200×9.7×20.16÷1000=39.11T),每平方米水泥用量20.16㎏(计算式:0.2×2.388×1000×98%÷1.045×0.045=20.16kg)。试验路段拟定松铺系数1.35,对应摊铺机夯锤级数为4级,分别采用不同的碾压工艺,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将充分采集相关数据,以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指导整个工程底基层、基层的施工。 三、试验段准备工作完成情况 我项目部水稳碎石基层原材料已进场,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工作已完成并经监理批准,水泥剂量标准曲线已经监理复核: 水泥 根据对拌合站据施工现场的距离及摊铺碾压施工工艺所需时间的保守考虑,水泥的凝时间不得低于3h,本工程水稳碎石用水泥最终选定唐山润德水泥厂硕磊牌散装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为3小时20分钟。 碎石 碎石共4种,规格分别19—31.5mm、9.5—19mm、4.75—9.5mm、石屑,除9.5—19mm碎石产地为均为丰润。 经检验各项指标及合成级配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混合料组成设计 经试验确定各种碎石的组成比例为19—31.5mm:25%,9.5—19mm:25%,4.75—9.5mm:20%,石屑:30%。 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为5.2%,最大干密度为2.388T/m3。 4、 人员已根据试验路段需要进行了充分配备,详见下表: 姓名 负责人 职责 张海龙 项目经理 施工现场管理 阚文艺 总工长 现场人员、机械调度 齐锦程 技术负责人 现场技术指导 葛立玉 工长 现场摊铺、碾压 马东北 测量负责人 测定试验路段实施前后标高变化 刘伟帅 测量员 跟随摊铺机测松铺厚度 陈 岩 试验员 测定现场含水量 陈树财 安全员 现场安全 刘艳飞 试验负责人 现场压实度、厚度 5、根据施工需要已配备了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并完成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详见下表: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混合料拌合站 WSD600 1座 摊铺机 ABG423 3台 振动压路机 YZ20D 3台 胶轮压路机 Y130 2台 装载机 50 4台 洒水车 SGZ5111GSS 5辆 自卸汽车 15T 20辆 摊铺机准备调试 摊铺机型号为ABG423。螺旋布料器高度调至高限,中轴离地面30cm,轮边距下承层大致15 ~ 17cm;螺旋布料器长度单边比熨平板短30cm;摊铺机起步时的工作仰角为2°~3°;刮料板宽度为50cm,距螺旋布料器中轴40cm;摊铺机夯锤开度共分6级,施工时开到4级,属于强振范围内。 压路机 碾压设备有:YZ20振动压路机3台, 30T胶轮压路机2台,已由监理工程师监督进行称重、配载。 6、拌合楼额定产量为500t/h,实际产量控制在320t/h,超过了实际摊铺能力的10%,满足铺设要求。拌合站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 (1)水泥稳定碎石厂拌设备已由唐山市交通建设质量监督处完成标定工作,在试验室配合下已完成配合比调试、验证工作。试验段混合料开始加水泥拌合前再次对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验证。 (2)每个料仓间已加高挡板,防止串料。 (3)拌合站人员已就位,由专人在开始拌合前检测集料的实际含水量,以控制实际加水量,确保混合料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出0.5%,根据前场摊铺碾压效果及前场含水量检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 (4)水泥剂量较试验室配合比得出剂量增加0.3%,以确保4.5%的水泥剂量,并有专人在整个试验段用料生产过程中不间断测定,检测拌合设备水泥剂量控制的稳定性,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四、试验段施工安排 1、下承层施工准备 (1)二灰碎石下承层的高程、宽度、纵横坡度和平整度经复检满足规范要求。 (2)铺筑前一天对下承层大量洒水,第二天铺筑前再适量洒水及干水泥,保持下承层湿润,确保层间结合效果并消除层间结合部位因失水导致的松散现象。 2、施工放样及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