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葡萄主要病害防治的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吐鲁番葡萄主要病害防治的方法
目前,吐鲁番葡萄已通过了无公害认证,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权和证明商标。但是,近年来随着各地之间的插条苗木交换日益频繁,葡萄病虫害日渐严重。因此,要生产优质的无公害葡萄,就必须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中,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以达到提高产量、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
1 葡萄白粉病
1.1 症状表现
主要危害叶、果、蔓等,以幼果组织最易感染。叶片发病,叶色褪绿或呈灰白斑块,上覆盖白粉,叶面不平,病斑轮廓不齐,大小不等。严重时,白粉布满叶片,逐渐使叶片萎缩、枯萎而脱落。幼果发病,首先是果面上出现退绿色斑,上覆一层白色粉质霉层,粉斑下有黑色网状花纹,病果不增大,在多雨时感病,病果易纵向裂开,果肉外露极易腐烂。新梢、果梗及穗轴发病时,在发病部位易出现褐色网状线纹,上覆盖白色粉状物。果梗、穗轴受害时,质地变脆,极易折断。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最显著区别是:霜霉病白色霉状物只出现在叶片反面,而白粉病在葡萄的叶正反两面都出现白色粉状物。
1.2 防治方法
结合整枝剪去病芽、病果、病蔓,使葡萄枝蔓均匀分布于架面上,保持通风透光,防止植株生长过旺、过密,造成诱发病害的条件。发病前喷施1:200倍的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前期喷施25%的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2 葡萄霜霉病
2.1 症状表现
主要危害幼龄葡萄的叶片,叶片受害后,叶面最初呈现油渍状小斑点,扩大后为黄褐色的多角形病斑。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及孢子囊;嫩梢、花梗、叶柄发病后,油渍状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凹陷状,潮湿时,病部也产生白色霉层,病梢停止生长,扭曲,甚至枯死。幼果感病,最初果面变灰褐色,上布满白色霉层,后期果呈褐色,逐渐干枯脱落。
2.2 防治方法
2.2.1 加强果园管理。及时对新梢摘心,绑蔓和中耕除草,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冬修剪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消灭越冬菌源。
2.2.2 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雾防治,一般喷施3次,即越冬埋土前喷一次,春季出土后绑架时喷1次,花前喷1次。喷药时药液要均匀,要特别注意叶背。喷药一般2次就可以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危害。等量式波尔多液的成分是:1份硫酸铜、1份石灰、200份水。配制方法:先用少量的水把硫酸铜和石灰溶解,把杂质过滤掉,最后把硫酸铜溶液倒入过滤的石灰溶液中,边倒边搅,使硫酸铜液和石灰液均匀溶合。随配随用。否则影响药效。
3 葡萄根癌病
3.1 症状表现
在葡萄根颈部和主根上形成肿瘤。它是在病原细菌的诱发下,葡萄根颈部组织细胞分裂失控而形成。初期,受害组织(根颈部)形成黄豆粒大小的肉质肿瘤,肿瘤外表灰绿色,稍带弹性,随着病害的发展,肿瘤不断膨大,色泽由灰绿变为褐色以至变黑褐色。内部组织逐渐木质化变成坚硬外表,粗糙不平。形状为球形或不规则形,一株葡萄发生根癌病后主根发育不良,侧根减少,地上枝蔓和叶片呈严重缺水缺铁状,叶片细小、发黄,即使给病株增施肥料。葡萄植株仍然长势差,严重时整株无花无果,最后导致病株逐渐死亡。
3.1.1 根癌病是通过苗木带病传播,通过苗木消毒可有效防止根癌病传播。方法是:用1%的硫酸铜液浸泡5min或用296石灰液浸泡1~2min。
3.1.2 刮除病瘤,清除病株,集中烧毁。在田间发现病株时,扒开根围土壤,用小刀将肿瘤彻底切除,直至露出无病的木质部。刮后,在伤口涂1%的硫酸铜或等量式的波尔多液,保护伤口。
3.1.3 加强栽培管理工作,注意冬季修剪时的清园工作,做好埋土防寒。冻害是根瘤癌发生的主要途径。因为冻害往往造成主蔓裂口,病菌很容易浸染。
4 葡萄穗轴褐枯病
4.1 症状表现
主要发生在葡萄幼穗和穗轴上,发病初期,幼穗的分枝和穗轴上出现淡褐色水浸状病斑,扩展后渐渐变为深褐色凹陷的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褐色霉层,若小分枝穗轴发病,当病不断扩大绕分枝一周时,其上面的花芽或幼果就将萎缩、干枯。干枯的分枝穗轴往往从分枝处被风吹断脱落。幼果受害后,病斑形成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斑点,直径2mm,仅限果实表皮,随着果穗膨大,病斑形成疮痂状。当果粒长到中等大小时,疮痂脱落,对果实发育无明显影响。该病害在温室内花期极易发生。
4.2 防治方法
4.2.1 适时抹芽,改善葡萄架面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2.2 葡萄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4.2.3 葡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