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言汇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9
孔子名言
正心修身篇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1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1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1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慎言敏行篇
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5、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6、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7、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8、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9、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10、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诚信友爱篇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3、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5、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
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8、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9、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1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2、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14、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5、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仁德道义篇
1、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3、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4、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5、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及所哺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7、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9、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10、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谦逊恭谨篇
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3、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4、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炊。其争也君子。”(《八佾》)
5、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