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考试试题二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试题2
说明:本试卷总分19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将选择题答案字母、判断题“√、×”、填空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框内,填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不予计分。
单项选择(100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错选不得分。)
1、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 A ),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职责分工 B、权利大小 C、部门性质 D、应急预案
2.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应遵循分灾响应、( C )、上下联动的原则,各有关单位按照预案及职责分工做好响应工作。
A、统一指挥 B、综合协调 C、分级负责 D、联防会商
3、进入应急响应的省(区、市)气象局应按领导小组或当地政府相关要求,根据本地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启动( D )中国气象局应急响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应急响应降级及解除须提前报局应急办,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
A、高于 B、不高于 C、低于 D、不低于
4、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并按预警级别分级发布,其他任何组织、个人( A )制作和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A、不得 B、应该 C、可以 D、经气象主管机构批准后可以
5、当发生按照规定应该上报的气象灾害时,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在灾害发生的( C )内及时进行灾情数据收集和初报。
A、12小时 B、6小时 C、2小时 D、影响时段
6、在《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中,到2020年,每天向公众提供未来10天天气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 B )分钟送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
A、10-15 B、15-20 C、20-30 D、30-60
7、根据《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到2020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 C ),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A、80%以上 B、90%以上 C、95%以上 D、100%
8、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要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 C )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A、 10-15 B、15-20 C、15-30 D、30-60
9、村级要建立( A )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高音广播、锣、鼓、信息专栏等方式向居民广播气象预警信息。
A、通知到户 B、通知到人 C、统一指挥 D、专人负责
10、建立和完善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县级各部门( A )机制,实现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措施联动。
A、应急联动 B、应急处置 C、联防联动 D、协调配合
1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A )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C、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D、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1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应由( B ) 组织。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1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C )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14、《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 ( C )规定。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D、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15、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气象灾情调查评估制度。当发生小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当发生中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当发生大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D
县级 县级 地市级 B、地市级 地市级 省级
C、地市级 省级 国家级 D、县级 地市级 省级
16、根据《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规定,‘经济损失20多万元’‘受灾人口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