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过冬_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物过冬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比较青蛙、蚂蚁过冬方式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图片或幻灯片、标本。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
3.教师讲述:今天学习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翻开课文。
板书 30.动物过冬
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
1.练习朗读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
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
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
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
四、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本段。
理解: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指导读本段。
2.学习第二段。
指名朗读本段。
理解: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
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
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就用“暖和”?“这儿”指哪儿?。
指导读本段。
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
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
学生自学。
讨论。
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回读本段。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自学思考: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联系比较: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
五、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
3.教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
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板书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句:
词:周围 树梢 暖暖和和 告别 冬眠 舒服 刨土
句: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
二、学习生字:
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周 静 忽 喊 燕 睡 眠 舒 粮 食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大家纠正读音。
注意:“周、静、眠、食”几个字是翘舌音,“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
记住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自学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喊:右边是“咸”,不是“成”。
舒: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写一撇。
“周、静、眠、粮、食”几个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和部件分析等方法识记。
指导书写。
睡:右边的“垂”笔顺是: 。注意最后一笔是短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