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再生能源在香港的应用-群策学社HongKongStrategy.PDF

发布:2018-06-01约4.6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再生能源在香港的應用再生能源在香港的應用 再生能源在香港的應用再生能源在香港的應用 勞恩慈勞恩慈 勞恩慈勞恩慈 隨著全球暖化 ,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已成爲大勢所趨 。近年來,在政府的致 力推動下 ,節能科技和再生能源系統在香港已漸見普及。舉例來說,灣仔政府大 樓、科學園 、機電工程署總部均採用光伏系統發電;新世紀廣場和創紀之城亦設 置風力發電裝置 ,配合太陽能板,為天臺及停車場提供電力照明;房屋署引入太 陽能發電系統 ,爲公共屋邨的走廊照明燈、升降機、水泵等公共設施供電。 然而 ,相較於歐盟,甚至是亞洲周邊地區,香港使用再生能源的比率仍然嚴 重偏低 。以太陽能爲例,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日照時間比歐洲國家長,有足夠 的條件去發展太陽能 。德國與日本在這一方面的發展就比香港更爲進取,前者自 1990 年開始推行太陽能屋頂計劃 ,1995 年已有超過 2,500 戶裝置太陽能光伏板 , 每年生産電力達到 7 億千瓦 。截至2009 年,再生能源佔德國總發電量 10.1% , 太陽能發電提供了逾 47 億千瓦的電 1 ,德國的太陽能市場領先全球。 日本政府則在 1980 年開始推行太陽能 ,迄今為止,日本有逾千間學校、醫 院、工廠 、火車站已安裝太陽能光伏板。該國目前生産的太陽能屋頂電池,不但 能滿足一戶家庭的用電所需 ,其售價也能與一般電力公司的電價競爭,在政府的 資助下 ,越來越多民居設置太陽能光電板。位於日本中部的長野縣飯田市,居民 在屋頂設置太陽能電池的比率甚至達 2% 。反觀香港,政府同樣於80 年代就開始 使用小型光伏系統 ,為本地的自動氣象站供電,但三十年以來,香港幾乎在原地 踏步 ,現有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都屬小規模,產量最高僅數十千瓦 ,未能廣泛運用 於日常生活 中 。 香港再生能源發展緩慢 ,歸根究底 ,一方面是因爲缺少像潮汐能和地熱能等 比較大型 、經濟效益較高的再生能源資源 ,且土地資源不足 ,對太陽能和風力能 的發展造成限制 ,以致香港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始終無法跟丹麥 、德國、挪威 、 冰島等自然能源充足的國家一樣 ,與傳統發電方式的成本相若 。另一方面 ,香港 地狹人稠 ,寸土寸金 ,高樓林立 ,遮擋了太陽光線 ,令太陽能光電板的效用大大 降低 。此外 ,香港夏季颱風頻仍 ,在建築外牆或屋頂安裝光伏板時 ,需要進行額 外的加固工程 ,以抵受強風侵襲 ,使安裝成本相應增加 ,進一步削弱了使用太陽 熱能的經濟優勢 。故政府雖然大力提倡應用可再生能源 ,並以身作則 ,帶頭在各 政府處所中採用光伏系統 ,但昂貴的投資費用卻使普羅市民望而卻步 。除了公共 機構 、社區設施及部分商業建築以外 ,香港目前只有部分 中 、小學與大專院校已 1 資料來源 :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 of Germany,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Germany 2009, http://www.bmu.de/files/pdfs/allgemein/application/pdf/ee_in_deutschland_graf_tab_2009_en.pdf 安裝太陽能板 ,爲校園照明系統和淋浴設備供應電力及熱水 ,收效甚微 。 鑑於此況 ,政府不妨參考其他國家的做 ,設立獎勵制度 ,撥錢資助再生能 源系統 ,發展環保產業 ,同時亦促進內部消費 ,刺激經濟增長 。例如 ,日本家庭 如果加裝太陽能發電設備 ,不但可獲得政府的補貼 ,還可以將剩餘的太陽電能 , 以每度電 48 日圓的價格賣予電力公司 。此舉使 日本太陽能市場在 2009 年錄得 109%的增長,太陽能安裝量激增兩倍 ,打破了過去的三年的紀錄 。美國洛杉磯 的 「綠色住房計畫 」亦是很好的例子 ,當地政府爲低收入且第一次買房的民眾完 全免費安裝太陽能板 ,不但能促進再生能源的發展 ,亦照顧到弱勢社群的需要 , 可謂一舉兩得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從上述例子 中可見 ,政府除了爲全港的公共屋邨加裝 光伏系統以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