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数据库系统与VFP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科学学院 唐伟;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关于数据库技术;关于数据库技术;关于数据库技术;关于数据库技术;关于数据库技术;1.1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技术;1.1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技术;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举例:文件结构的对照
;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 数据库系统(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一般由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计算机支持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组成;一、定义
指按一组一定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上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二、数据库包括的内容;1.2.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二、DBMS的基本功能;二、DBMS的基本功能;1.2.3 应用程序;1.2.4 用户;1.2.5 计算机支持系统;1.3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例1.3.1: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示例 ;二级映射
概念层/内部层: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外部层/概念层: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和数据。;1.4 数据模型——数据的组织形式;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数据模型分为两类:;二、概念模型;1、联系的种类;2、E-R图;层
次
模
型;三、关系模型;1、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超关键字(Super Key)
候选关键字(Candidate Key)
主关键字(Primary Key)
外部关键字(Foreign Key);超关键字(Super Key):二维表中能唯一确定记录的一个列或几个列的组,称为超关键字。;如上表中:“学号”可作为“关键字”
“姓名”如果没有重复,也可作为“关键字”
而“性别”、“系名”不能作为“关键字”;课程表 成绩表;学生表;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
◆ 进行这类运算时将关系看成元组的集合,所以是从关系的行的角度进行。
◆ 传统的集合运算的前提:参加运算的关系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
专门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联接。
这类运算不仅涉及到行,而且涉及到列。;工号;T关系;R关系;4、关系的规范化;4、关系的规范化;目的:使结构合理,尽可能地消除异常情况。(如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
方法:将关系模式投影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系模式。
规范化级别:每级称为一个范式,记作n范式。n表示范式的级别,一般要求满足3NF。
;例1.4.3:对关系模式J_X_Z_R进行规范化。 ;完整性:不但会限制属性的值,还会制约属性间的关系以及实体集之间的关系。
完整性的三种类型:
域完整性:例如,“成绩”表中的“成绩”不能为负数,“学生”表中的“性别”只能为男或女
实体完整性:例如,“学生”表中的“学号”不能为空值,且不能有重复的学号
参照完整性:例如,“成绩”表中的学生必须是“学生”表中已注册的学生;1.5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1.7 主流DBMS产品介绍;(1)VFP是一种 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A.网络模型 B.层次模型
C.对象模型 D.关系模型
(2)由操作系统、数据库、DBMS、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等组成的整体称为 。
A.软件系统 B.文件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3)DBA指的是 。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存取软件 D.数据库管理员;(4)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概念层反映的是 。
A.DBA视图 B.系统程序员视图
C.单个用户视图 D.存储视图
(5)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通过 来保证的。
A.概念层 B.内部层
C.概念层/内部层映射 D.外部层/概念层映射
(6)属性是信息世界的术语,与之对应的数据世界的术语是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