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堆载预压法地基处理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覆水堆载预压法地基处理的应用
摘要:介绍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地基处理的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过程的监测情况,为淤泥区的地基处理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覆水堆载预压;施工参数;施工监测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plastic drain preloading drainage consolidation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nitoring situation,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for silt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lan.
key words: water by preloading;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董家口临港产业起步区横河东路工程按照勘察资料,道路全线均为不良软土路基,淤泥层平均9米多深,最深处达13米,地基处理工程量大、难度高,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为保证工程质量,建设公司通过科学论证,提出“覆水堆载预压”的新施工方案。该方案通过在软路基内打设塑料排水板,铺密封膜进行覆水预压,使路基中的孔隙水排出,土体逐渐固结,承载力逐步提高,进而达到道路使用要求。该方案可不分软土厚度,全线采取统一处理方式,大幅降低地基处理造价。经测算,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与原施工方案相比,节约投资4000多万元,施工成本降低比率为43%。
2 堆水预压法施工
2.1施工工艺流程
吹填路基回填风化砂→铺筑砂垫层→打设塑料排水板→铺筑围堰→排水盲沟施工→铺设聚氯乙烯薄膜→安装监测设备→注水加载→卸载。
2.2吹填路基回填风化砂
为保证道路基础上层的路基有好的压实效果,本工程在地基处理前先对原吹填区域进行路基回填施工。根据测算地基处理完成后的平均沉降量约为20cm左右,因此确定回填高度高于设计路基标高20cm,地基处理完成后对路基进行简单处理即可以进行上层施工。
本工程全线为新近吹填土,地基较软,风化砂回填量大,道路线路长,且只有两个入口可以到达道路施工区域,因此在施工中我们采用小型四轮车倒运回填土方,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2.3铺筑围堰
围堰设计为采用编织袋装粘土砌筑,下部尺寸为3.0米,上部为1.5米,高度2.0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后期部分区域路基需要回填风化砂以及工期等因素,将围堰变更为直接采用风化砂进行铺筑,使用机械代替人工,节约了成本且提高了效率。
2.4排水盲沟施工
盲沟沟槽开挖采用人工挖方的方法。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沟槽的坡度、断面尺寸、深度。
碎石铺设,先在盲沟底部铺设一层土工布,碎石铺设完成后,用土工布将碎石包裹严密。碎石采用连续级配材料,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超过5%,含砂量不超过4%,碎石铺设采用人工铺设方法,人工铺设的外观整齐顺直,平面几何尺寸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5铺设聚氯乙烯薄膜
密封膜采用厚度为0.12-0.16mm高压聚氯乙烯膜,在专业加工厂热合而成。人工铺设时先从上风向向下风向伸展,加固区四周余留量应基本一致。每块施工区域铺设三层密封膜,每铺一层,均由专人检查,若有孔洞,及时粘补。在围堰内侧把膜铺平,薄膜过长时可将其剪到合适长度,外铺于外侧坡上密封膜铺出围堰体2米,防止雨水对堰体冲刷,影响稳固,铺设完后,在围堰上铺设砂袋,将铺好的膜边压住。见图2-1。
2.6安装监测设备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软基处理过程情况与最终效果,控制加载速率,确保软基处理的顺利完成,对预压施工进行全过程现场监测。
监测项目共有以下5个:
(1)孔隙水压力监测:监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以便了解塑料排水板排水情况,推测土体的固结度。
(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监测在加载中深层软土侧向挤出及滑动情况,控制加载速率,监测深层软土大面积蠕动对塑料排水板的影响程度。
(3)深层沉降监测:了解深层软土沉降,掌握不同地层的差异沉降量。
(4)地表水平位移:监测地表水平方向的蠕变位移。控制加载速率。
(5)地面沉降监测:监测其沉降速率,控制加载速率,掌握整个场地预压后的总体沉降情况及总体平均沉降量,了解软土固结程度;了解卸载后的地表反弹情况。
2.7注水加载
布设好各种仪器后,用水泵往围堰内抽水,进行水荷载预压。抽水分级进行,第一级加载高度为0.5米,根据加载过程观测,缓慢进行抽水,防止过大扰动,造成软土地基失稳,剪切破坏,待观测和检测单位确定稳定后逐级进行后几级堆载,堆载每级加载的高度为0.5米。堆水共堆高1.5米。
2.8卸载
卸载标准按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