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裂缝观测.doc

发布:2017-11-25约1.7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裂缝观测 一、建筑物沉降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主要工作有: 1.水准基点的布设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3.沉降观测 4.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水准基点的布设 (1)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冰冻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0.5m。 (2)要具备检核条件 水准基点最少应布设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3)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 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在100m范围内。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的部位。 (2)沉降观测点的数量 沉降观测点的距离一般为10~20m。 (3)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 3.沉降观测 (1)观测周期 (2)观测方法 (3)精度要求 (4)工作要求 观测周期 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进行第一次观测。 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每盖1~2层观测一次。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4)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2)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精度要求 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DS3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 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DS1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4)工作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 1)固定观测人员 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 4)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4.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整理原始记录 (2)计算沉降量 (3)绘制沉降曲线 (1)整理原始记录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2)计算沉降量 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计算累积沉降量: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3)绘制沉降曲线 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二、建筑物的裂缝观测 当建筑物出现裂缝之后,应及时进行裂缝观测,常用的裂缝观测方法有两种。 1.石膏板标志 2.白铁皮标志 1.石膏板标志 用厚10mm,宽约50~80mm的石膏板(长度视裂缝大小而定),固定在裂缝的两侧。当裂缝继续发展时,石膏板也随之开裂,从而观察裂缝继续发展的情况。 2.白铁皮标志 (1)用两块白铁皮,一片取150mm×150mm的正方形,固定在裂缝的一侧。 (2)另一片为50mm×200mm的矩形,固定在裂缝的另一侧,使两块白铁皮的边缘相互平行,并使其中的一部分重叠。 (3)在两块白铁皮的表面,涂上红色油漆。 (4)如果裂缝继续发展,两块白铁皮将逐渐拉开,露出正方形上,原被覆盖没有油漆的部分,其宽度即为裂缝加大的宽度,可用尺子量出。 (n测站数)) 2 1 图11-36 沉降曲线图 时间(年、月) t s/mm F/(t/m2) 40 30 20 10 120 100 80 40 0 11 9 7 5 3 11 9 7 5 3 2003 2002 2001 图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 白铁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