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工艺论文: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工艺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工艺论文: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工艺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本人参与的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案例,对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1.建筑电气安装技术探讨:
1.1施工前期准备
遗漏和发生差错的现象,电气安装工人应该学会看懂相关的施工图纸。电气安装施工前,需要详细的了解电气安装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 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问的连接方式 装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等基本设备。
1.2配电设备安装工艺
所有配电箱不打开箱门时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40,打开箱门后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20,以上箱体按现场情况采用上(下)进上(下)出接线方式制作。
1.3建筑电气预埋电管定位工艺
观。在施工中,常规做法是根据水电施工图上砖墙的位置将电管居于墙中定位,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预埋电管露出墙外。但是,同时有个新的问题出现,主体施工阶段 管线预埋时,砖墙还没有砌筑。待砖墙砌筑完成后,一定要接个弯管才能将管线引到墙面。因为有弯管会给下道工序穿线造成一定困难。水电图毕竟不是建筑施工图,水电设计人员设计时用的建筑施工底图和
1.3.1建筑与水电图比对
1.3.2调整偏差
制,但往往因为建筑墙体及门、窗、孔洞布局的小调整,不能及时在水电安装图中反映而形成偏差。
1.3.3定位时要考虑的因素
虑到不能影响墙体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要考虑到砖墙厚度对电管线预埋定位的影响。如:对于较薄的砖墙两面都有电管接下,两根管应在砖墙纵向错开一定距 离,避免墙体切槽时将墙体切穿,影响墙体质量。
1.3.4电管定位的一般原则
砖墙面1cm—2cm,这就可以直接将梁内电管接入墙体,由于电管埋入墙体深度有限,不会对墙体结构造成太大影响。同时电管距离墙面也有一定距离,通过补 槽后不会对抹灰面施工质量形成太大影响。成排进入墙体的管线之间一定要有2 cm以上的距离,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渗入到电管之间的缝隙,不会影响到结构安全。
1.4开关插座的安装施工工艺
50mm,同一室内 布置的灯具和吊扇中心允许偏差≤5mm,开关盒距门框一般为150-200mm.在预埋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现浇板的厚度要求,设置吊扇钩用l0圆钢 先弯一个内径35-40mm的圆圈形式,把圆圈与钢筋缓缓地折成90°角,插入接线盒底的中间位置,然后再根据板厚把剩余钢筋头折成90°角,合理的搭在 板筋上焊牢即可。模板拆除施工结束后,需要严格把把吊环折下,圆钢必须进行调垂直处理,位置需要在盒的中心,吊钩与金属盒清理干净,需要进行刷防锈漆防腐 处理。
1.5建筑物防雷工艺
如果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其主体建筑利用结构柱、地梁、桩基、承台等内部的主筋连通作自然接地体,结构基础钢筋一律采用焊接、绑扎 等可靠连接的方式,所有金属件的连接方式及截面均满足防雷规范的要求,并与引下线金属结构焊接连通,可以直接用作防雷及综合接地系统的自然接地装置。所有桩基
如果建筑外墙均为幕墙结构,建筑物从室外地坪起,每层外墙处利用结构圈梁内外侧两根主钢筋焊接连通成环形作均压环、并预留接地端子板,将外墙上的幕墙框架等所有金属构筑物均接入均压环接地系统,每个金属物的接入不少于两点,以防止侧击雷的破坏。
2.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1图纸是施工的前提和依据
2.2电气安装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安装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文件
2.3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连接
pe干线、进户pen线;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等,等电位联结中金属管道连接处应可靠地连通导电。
2.4
需要提前做好全面准备工作,组织必要的施工材料和技术人员,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安装工作。要完成电气管道、供配电电缆、灯具、避雷设施的安装施工,这就要求在安装施工组织等方面要和电气安装专业施工员进行密切的配合方能处理好施工工作。
2.5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可靠
pe) 干线相连接;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容许截面积不小于4平方毫米;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 端不少于两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3.结语
【参考文献】
[1]注册建筑电气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精选),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