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支出管理》教案.ppt

发布:2016-12-13约3.87万字共30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纵向:基层医疗体系不健全 资源配置 不合理 横向:多元办医格局尚未形成 看病难 1、卫生费用增长迅速 个人负担费用高 卫生费用弹性系数大于1 2、政府投入下降 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 欧洲:80%左右;美国:55.6%; 中国:20% 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重(1.1%) 156位:WHO公布196国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 3、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加重 医保覆盖面小 68%—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员数 31.3%—私营和个体企业参加医疗保险人数比例 91.5%—新农合参保率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缺陷 公立医院——“以药养医” 60%:药费占医院收入比重 70——85%:中小医院上述比重 15——40%:发达国家上述比重 5——20%:经合组织国家上述比重 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用占世界2%的卫生资源解决22%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 医疗卫生费用/GDP:我国:5.38% 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我国:61美元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全国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 城市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大医院。 30%的城市人口占有60%的政府卫生支出, 70%的农村人口占有40%的政府卫生支出。 基层医疗体系不健全 基层医疗体系:县、乡、村以及社区医疗机构 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 2008年底,医院19701个:公立医院占66.5%; 医院诊疗人次:公立医院占90.5%; 入院人数:公立医院占91.5%。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受制,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4月6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8500亿 破解“看病贵”: 120元: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6倍左右:2010年,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6倍以上:2010年,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90%以上: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 最大亮点: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破解“看病难”: 3年: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700所: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所:三年内重点支持2000所县级医院建设,支持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 189万人次:三年内免费培训189万人次医务人员 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小 结 “看病贵、看病难”是困扰城乡居民的重要民生问题。2009年4月6日通过的新医改方案从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五项改革入手,旨在实现人人看得上病、人人看得起病、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目标。 第六章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概述 基础设施的融资 基础设施投资评审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的现状和改革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 管理概述 一、基础设施的界定 狭义:主要指经济性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通讯、电力、供排水等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等。 广义:除此之外,还包括教育、法律、卫生以及行政管理等部门,但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 本书所指:基础设施的含义被限定为具有经济性的物质基础设施,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包括道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工程、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废弃物的处理等。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概述 二、基础设施的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