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 第八部分 回复与再结晶.doc

发布:2017-06-24约1.0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部分 回复与再结晶 一、教学目的及其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形变金属及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即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及其机制、金属的热变形。 二、 主要内容 形变金属及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 回复; 再结晶; 晶粒长大; 金属的热变形 三、学时安排: 6学时(详细安排见教学日历) 讲课 4学时 实验 2学时 四、教学重点: 1. 形变金属及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 2. 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及其机制; 3. 金属的热变形。 五、教学难点: 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及其机制。 六、教学过程:(见讲稿) 七、实验教学 2学时 金属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八、思考题: 1.冷变形金属加热到0.5Tm,随保温时间的增长,组织性能要发生那些变化? 2.回复的类型有几种?简述其机制。 3.再结晶与重结晶有何区别?再结晶的驱动力是什么? 4.何为正常晶粒长大?何为异常晶粒长大?发生异常晶粒长大条件是什么? 冷变形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的回复曲线有何特点?研究回复动力学有何实际 意义? 6.从金属学的角度如何区分冷加工与热加工?热加工金属的软化机制有几种? 九、作业: 1.某单晶冷压80%,在20℃停留7天后,性能回复到一定程度。若在100℃回复到相同程度则需要50min,求该金属的回复激活能。 2.冷变形黄铜在400℃温度下完成再结晶需要1h,而390℃温度下完成再结晶需要2h,试计算420℃再结晶需要多少时间? 3.Fe-3%Si合金含MnS粒子时,当粒子半径为0.05μm,体积分数为1%,850℃以下退火,当基体的晶粒平均直径为6μm的时候,正常长大停止,试分析原因。 将一楔形铜片置于两轧辊滚之间轧制,画出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的变化示意图。如果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何处先发生再结晶? 将纯铜冷轧98%后,在不同温度下再结晶,请设计一方案测定出再结晶激活能。 灯泡中钨丝在非常高的温度下工作,晶粒会显著长大,当形成横跨钨丝的大晶粒时,灯丝变脆,会在工作中造成的热应力作用下,产生破坏。试找出能够延长灯丝寿命的方法。 何为超塑性?如何实现超塑性?研究超塑性对生产实践有何实际意义? 十、教学参考书: 1.《金属力学性质的微观理论》 哈宽富 科学出版社 1983年 2.《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